2021-01-18 14:26:40aggartpra

 警方稱賣個人信息無本萬利 從推銷演變犯罪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記者白陽、朱翃)8月10日,上海市民陳女士向記者講述瞭自己遭遇的一場“蹊蹺的詐騙”。

  3月份的一天,陳女士接到瞭一位自稱是學校衛生老師的來電,告訴她孩子突發胃病昏迷,請她趕緊帶錢去醫院。陳女士的孩子有胃病史,對方也能準確說出孩子的姓名和個人情況,陳女士沒有起疑,立刻心急火燎地趕往醫院。途中對方以孩子馬上需要手術為由,催她轉賬墊付醫藥費。慌瞭手腳的陳女士匯出瞭5萬元,等她趕到醫院手術室時,電話卻再也打不通瞭。

  據上海警方統計,今年3月到4月間,上海市發生冒充中小學老師、醫生以小孩在學校突發“胃穿孔”急需匯款就醫為名的電信詐騙案件達24起。警方最終查明,這個犯罪團夥從網上購買學生信息,經過精心排練和默契配合後實施詐騙,這種“精準作案”讓傢長幾乎防不勝防。

  7月30日,警方順藤摸瓜在福建安溪縣將倒賣信息的“上傢”李某抓獲,並從其電腦中查獲全國各地大量的學校學生和傢長信息,其中上海各學校及傢長信息16萬2千餘條,江蘇、浙江、河南等各省市的學生信息及個人信息五百餘萬條。

  陳女士很後怕,犯罪分子掌握瞭這麼多學生信息,如果盯上瞭孩子,又會怎樣?

  “做實體生意最多也就是‘一本萬利’,網上倒騰個人信息是真正的‘無本萬利’。”張傢口市刑警支隊四大隊隊長古顏春表示,近幾年來,個人信息交易黑市“剛需”旺盛,產業鏈下遊已有從簡單的電話、短信廣告推銷向有組織犯罪演變的趨勢,這種需求反過來又刺激瞭個人信息非法交易泛濫。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在近期全國統一展開的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集中行動中,公安機關抓獲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8人,掌握海量公民個人信息轉賣牟利的“中間商”235人,實施非法調查、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嫌疑人970名,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327起,查獲被盜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7億餘條。

  李某告訴記者,自己以前經營茶葉生意,會從網上購買一些客戶信息來推銷茶葉,此後漸漸發現倒賣個人信息是條發財之路。“我加瞭很多‘數據類’聊天群,通過搜索關鍵字找上遊賣傢買一些畢業生、中小學生的信息,再推銷給做暑期班、培訓的人。一般兩毛、三毛一條買進,四毛、五毛一條賣出,一次交易在300元左右。”對於是否想過倒賣信息可能引發刑事犯罪的問題,李某稱自己沒想太多。

  因為網上信息交易黑市的存在,不法分子可以輕易利用非法獲取的信息從事綁架拘禁、敲詐勒索、非法調查等違法犯罪活動,犯罪成本大大降低。警方表示,目前信息交易黑市有兩種運行方式。一種以廣告推銷為主要目的,中間商將從源頭獲取的信息公開叫賣,自上而下地兜售給有需要的買傢;一種則以非法調查為目的,買傢根據需要,自下而上地向中間商“訂購”特定目標的個人信息,中間商從源頭購得後再轉賣給買傢。相較於自上而下的信息交易方式,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易對公民個人隱私侵害更嚴重,危險性越大。

  2011年12月以來,37歲的王某在受雇調查婚外情的過程中,多次通過聊天群購買被調查人個人身份信息、信用報告、開房記錄、航班行程等隱私信息的短信,再將信息高價轉賣給他人,共獲利人民幣5萬餘元。2013年,王某因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在網上查找個人信息到底有多容易?記者在聊天群上以“私傢偵探服務”為關鍵詞搜索,出現瞭93個相關群,有的在群簡介中甚至赤裸裸地標明“提供私傢偵探、私人保鏢、債務催還、清除異己等服務”。記者隨機打開其中一傢公司的網站,裡面聲稱公司“有廣泛的社會關系和豐富的軟硬件資源,通過高科技的專業設備和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及豐富的實戰經驗,同司法、工商、稅務、金融系統、政府各部門和相關專業組織保持著良好穩固的業務協作關系”。

  近年來,因出售非法獲取的個人信息衍生出來的財產型、暴力型犯罪時有發生。2008年,北京曾發生男子雇調查公司查找前妻新男友,最後利用偵探提供的地址殺人的命案;此外,調查公司在進行討債業務時,經常雇傭社會人員跟蹤事主、打恐嚇電話,甚至上門打砸,引發敲詐勒索等暴力案件。

  專傢指出,個人信息泄露不僅是幾個騷擾電話的問題,更是嚴重的人身財產安全問題。解決非法侵害公民信息安全問題,首先要完善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立法,明確信息主體的權利義務及相關責任人的行為規范,細化刑法的量刑標準;其次要加強社會監督與檢測能力,建立個人信息保護評測機制,對相關行業從業人員使用和處理公民個人信息行為進行有效監督;此外,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輕易透露個人信息。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安成表示,公安機關將始終保持對此類犯罪嚴打高壓態勢,繼續不間斷地組織打擊行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