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1:18:11aggartpra

南京軍區聯勤政委:海洋安全從來不是讓出來的

  作者:黃天信

  歲月滄桑,甲子輪回。120年前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大清帝國從此墜入萬丈深淵,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民生維艱。

  享譽世界的偉大海軍戰略理論傢馬漢曾指出“所有大國的興衰,其決定因素,都在於是否擁有強大的海權,能否控制海洋。”當馬漢的“海權論”誕生,西方列強以及日本爭相學習時,清政府卻不知馬漢為何人,海權為何物。“甲午之戰,勝負早已在較量之前,戰場之外。”

  數千年來,中國對外戰略受到中原農耕文化的嚴重束縛,向東忽視海洋,向西懼怕沙漠,戰略重心長期桎梏在黃河、長江中下遊一帶,以至於“鄭和之後竟無第二個鄭和”。從明朝中後期的“片板不許入海”,到清朝“沿海居民內遷50裡”,五千年的文明古國,400餘年的閉關禁海,悲從中來。

  痛定思痛,以史鑒今。當前,世界各國都紛紛制定或調整海洋發展戰略,加快海上力量建設並采取一系列先發制人的行動,通過加強對海洋的有效控制不斷拓展利益空間。少數有先發優勢的海洋強國憑借其海上力量優勢,對我實施戰略圍堵的意圖非常明顯,全球范圍的“藍色圈地”運動給我國未來的生存發展空間帶來無法回避的嚴峻挑戰。

  習近平強調指出,“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做好應對各種復雜局面的準備,提高海洋維權能力,堅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近年來,我國藍色國土建設和海洋事業發展迅速,從“蛟龍”號下潛創世界新紀錄,到首艘航母遼寧艦出海,從海警局正式掛牌,到全海域定期維權巡航,從亞丁灣護航,到海外撤僑,從開發深海鉆井平臺,到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三沙市的建立更是開辟瞭以行政治理宣示國傢主權的新路徑。我們已經在邁向海洋強國的大道上不斷前行。

  今又甲午,殷鑒不遠。從當前形勢看,中國拓展利益空間的出路在海上,中國未來的安全威脅也在海上;中國引進先進技術和有益資源的門戶在海上,中國與海洋強國競爭和遭受其圍堵掣肘的主陣地也在海上。要清醒地看到,如今我國海洋安全形勢十分嚴峻,東海波濤洶湧,南海風高浪急,臺海危機四伏。在釣魚島、南沙群島等主權維護問題上,持久爭端、矛盾重重。馬六甲海峽、宮古水道等戰略大通道,已成為我國的“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每天通過的船隻一半以上目的地是中國,但這個海上咽喉要道卻被個別大國實際掌控,嚴重影響我國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

  歷史反復證明,要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繞不過從海洋大國走向海洋強國這個步驟。值得慶幸的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瞭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決策,鞏固海防、維護海權、經略海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一次明確地與海洋強國緊緊聯系在一起。

  再逢甲午,知恥後勇。無爭的史實告訴我們,海洋安全不是讓出來的。成為海洋強國,應有一支強大的海軍。當今時代,海軍依然是衡量一國軍事力量的重要標志,建設與我國地位相稱的強大海軍,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作者為南京軍區聯勤某分部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