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8 09:42:30aggartpra

大興安嶺特大火災30年後:撲火隊員月薪不足3千|大興安嶺|火災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許雯 發自黑龍江漠河

  編者按:30年前的1987年5月6日,一場森林大火席卷大興安嶺。大火過後,山是黑的,樹是黑的,房子是黑的。這不隻是大興安嶺的黑色記憶,更是人與自然的悲歌。

  30年過去,大興安嶺林區這片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怎樣瞭?林區的居民怎樣瞭?在這個積雪未消的早春,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來到大興安嶺,尋找問題的答案。

  30年前常用的撲火工具是掃帚

  “撲火力量太薄弱,裝備也不行。”回憶起30年前那場211人喪生、燒毀101萬公頃林地的森林大火,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森林消防大隊副隊長李東認為,除去那天的8級大風,撲火隊伍的力量不足是導致大火強力蔓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那個年代,撲火隊員多數由林場職工兼任,沒有風力滅火機,常用的撲火工具是掃帚,稍專業一些的撲火裝備是簡單的“二號工具”——一個前端綁有橡膠條,類似於拖把的工具。

  大火之後組建森林消防大隊

  痛定思痛。那場大火之後,防火的重要性上升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漠河縣組建瞭森林消防大隊,當地林業局把原本隻有兩三人的防火股擴編,成立瞭防火辦公室。在其後30年間,大興安嶺建立起瞭從無到有、全方位的防火和救火的專業化隊伍。

  檢查站、管護站、巡護隊是處在森林防火最前端的“三道防線”。檢查站和管護站的工作人員需要排查進山的每個人、每輛車,以阻止火源入山。

  地面巡護按照5公裡一名巡護員的密度來配備。“每天至少一圈,除非下暴雨。高火險期,每天要來回巡三圈。”古蓮森林資源管護區第九管護站站長宮延華和2名巡護員吃住都在站裡,留下一人排查進山人員和車輛,其他兩人劃分不同的巡護區域每天巡邏,以防止外來人員私自入山,揣煙帶火,亂撇煙頭。

   326座瞭望塔

  大興安嶺地區的326座瞭望塔,是火情發生後的前哨。瞭望員能不能及早發現火情,精準定位火情發生位置,都至關重要。“瞭望員不是誰都能做,隻有經過培訓之後才可以上塔。”

  每個暸望塔之間的瞭望范圍互有交叉,一個目標塔可以看到其他至少三個暸望塔,以快速發現著火點,並通過暸望塔之間的通信對著火點定位。每座暸望塔配備2名瞭望員,從4月初春防起上塔到10月中旬林區落下第一場雪,直到落到20公分厚,瞭望員才能下塔。

  衛星遙感飛機觀察

  在衛星遙感、飛機觀察、高山瞭望和地面巡護“四位一體”監測手段下,以實現火險早預警、火情早發現、火災早處置。

  在林區,有1640名武警森林官兵、6345人共15支專業森林消防隊伍,這是防范森林火災釀成大禍的最後一道屏障。

  漠河縣的森林防火隊伍,是在1987年大火之後才有的。每年4月到10月中旬落雪是林區的高火險期,駐紮在漠河縣的武警森林部隊官兵和森林消防隊員要離開縣城上山,在富克山執勤點靠前駐防,發生火情就近撲救。

  相比用掃帚、鐵鍬撲火的年代,森林防火直升機、脈沖氣壓噴霧水槍等更多現代化的撲火裝備得到應用。“全國最先進的撲火設備,都會最先給我們用。”武警黑龍江森林總隊大興安嶺地區支隊漠河大隊富克山執勤點十三中隊中隊長唐敏說。

  這一切,都為瞭避免災難的再次發生。但不容忽視的是,大量年輕力壯的林場職工在2014年大興安嶺全面停伐後離開森林,林區人員流失嚴重。專業森林消防隊員作為林區撲火隊伍的生力軍,正在面臨由於適齡勞動力的外流而導致的老齡化窘境。

  封面新聞在當地瞭解到,如今在崗的撲火隊員工資約為2000元,加上防火期補助達到近3000元,退休後每月隻能拿不到2000元。偏低的收入水平正催促年輕的林業職工離開這個極端寒冷的地方,去收入更多、更溫暖宜居的城市謀生。在過去,林場的撲火隊員可以轉幹,可以分房,不錯的福利待遇吸引著年輕人的加入。但隨著林業生產全面叫停,撲火隊員的好光景也不在瞭。

  從職業生涯發展來說,撲火隊員前景黯淡。“撲火隊員上班,5年、10年,甚至直到退休,他都是撲火隊員,沒有發展前景,比較單一。”黑龍江大興安嶺西林吉林業局副局長王立才說。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一個畢業瞭會自願來做撲火隊員,都想著去北京上海闖一下。”王立才擔心,沒有年輕力量的後續補充,會削弱撲火隊伍的戰鬥力。

  來源:封面新聞

優惠CouponBest Deal,香港旅遊,嬰兒奶粉,奶粉,嬰兒產品,日本藥妝,藥妝,餐廳優惠,旅遊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