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11:38:58lutin

離開日本前的最後一天(2-2)-高桐院







於是最後一天,我決定再度回到大德寺,把最後一個還沒進去的院看完:高桐院。

高桐院外有著超美的竹林入口,在夏天時青青綠綠的,美的讓人放慢腳步,捨不得走完;

聽說秋天時這裡更是人滿為患,大家為了拍一張無人空景的楓葉照,還需要耐心排隊;

好在現在是夏天沒有什麼人,我便幽幽的晃了進去;

買了門票,再度開心的發現裡面遊客只有5~6位,不像清水寺金閣寺銀閣寺那樣,人多到要排成一個緃隊,順著動線繞寺一圈便參拜結束;

在大德寺的院落群裡,可以靜下心來獨享眼前枯山水與空間裡的寂寥;或坐或站皆沒有要順著動線走的壓力;

這種私密的自由,也許才叫真正的奢侈; 也許奢侈是那種只有一點點卻很美好,沒有外人打擾只有自己知道的獨享感;
來到庭院我上前端詳千利休生前最喜愛的那座石燈;石燈的一個角落有缺損的美,聽說是那種遺憾感讓他想起什麼;

然後我坐在架高的前台,台面上鋪著紅紅的毯子,對比於眼前蓊鬱的楓葉林,陽光從右上角撒落,猜著以前的僧人都坐在這裡想些什麼。

身後二間茶室掛著墨跡與花藝,偌大的空間幾乎沒有什麼東西,空空的而己;
向左走去意外發現一小間主人依著千利休式樣作成的松向軒,
有名的小,跟電影裡演的一樣;裡頭一面黑黑的牆,很適合用來冥想,相任由心生;

利休是當時美的權威;他大可以用極盡繁複的裝飾,金啊銀啊任他選,去打造他夢寐以求的茶室;

但眼前這超小間黑烏烏的,為何是最後利休美的結論?

電影裡用愛的淒美回憶來推測,所謂最美的不會在眼前;

不過我自己也推想,凡有形的掛在眼前久了,都會生膩;

所以卸除一切有色的外在飾,逼人回到初心,回到精神面;

狹小的空間,也可以讓主客更有私密感,以心對心,讓真心話得以流露;

這種真摯最為可貴,而利休用最質樸且超狹小的茶室環境,等待觸發可貴的精神面與人心交流,

去除了形式,便能確保沒有一場交會將重複相同,強調無形的力量,使得每一場交會將,銘印在心;

而這會不會是利休最後悟出來,人生最美的?


想到這裡我便屏著氣息端坐在暗暗黑黑的松向軒前,忍著蚊子狂叮,遙想當年。
直到百年後的今日我來探訪,還是能感受到其磁場之強大,那種什麼都不要,只要你的心的那種純粹。

然後被蚊子咬够了,我便移到較外側的小平台,一直盯著前方鮮綠色的一叢叢久久不能言語。

日本行的最後一天,我選擇只待在高桐院裡利休小小的茶室前,看時間以怎樣的姿態走過她的快速與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