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2 11:57:54皓
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République française),簡稱法國,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摩納哥、安道爾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隔海相望。
著名景點:
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
為紀念1889年萬國博覽會,由建築師艾菲爾所設計的金屬建築傑作,完成時為世界第一高的建築,後來由於加上電視天線而成為現在 312公尺高度。完工當時雖遭各方指責,唯恐破壞巴黎的古典氣息,如今每年卻有三百五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人登臨拜訪,已成為世界名勝之一。
艾菲爾鐵塔位於巴黎市中心,在戰神公園內。戰神公園是一個綠意盎然的公園,從前是練兵場,也是慶祝節慶活動的地方,後來成為數屆世界博覽會場所。艾菲爾鐵塔建立於1889年,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艾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鐵塔設計相當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誌。在巴黎的每個地方抬頭都能看見鐵塔,鐵塔設計離奇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觀光旅遊景點和突出標誌。
艾菲爾鐵塔雖具有多重功用,但當年它可是廣受抨擊。建築師艾菲爾在起建它時,不只是文化藝術界有反對聲音,覺得不具美感,連當地居民也是群起抗議,要求停工。即使到了鐵塔完成,仍不被法國人所接納,法國審美學家甚至批評非常難看。法國人始料未及,在鐵塔開放參觀之後,得到許多外國建築師的讚揚,更為法國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利益,法國人才開始以艾菲爾為傲,並在塔下鑄立了艾菲爾雕像。
夏綠蒂宮(Palais de Chaillot)
最早建於十六世紀,1937年才改成現在左右伸展有如雙翼的樣式,西翼是海洋博物館及人類博物館,東翼則有法國遺跡博物館,中央的陽台南側是美麗的特洛卡迪公園(Jardins du Trocadero)。每到夜晚,噴水池與燈火輝映,襯得艾菲爾鐵塔絕美,是觀賞或拍攝鐵塔的最佳地點。
盧森堡公園(Palais et Jardin du Luxembourg)
花園內的宮殿為十七世紀初,王妃瑪麗麥第奇在亨利四世死後,以她義大利的故鄉皮第宮為模式而建,現代則作為法國議會的上議院。宮殿旁有盧森堡宮美術館(Musee du Luxembourg)
羅浮宮美術館(Musee du Louvre)
世界最大美術館之一,十二世紀原為巴黎的要塞,經過數位國王擴大整建,十九世紀拿破崙三世時完成現在的宮殿。1793年改為美術館。
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的王宮,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原本是法國國王菲力浦奧古斯特,於西元1200年為防巴黎西塞而建的堡壘,十四世紀時,查理五世將其改為皇宮,到法蘭西一世,下令拆掉堡壘改建成文藝復興式的皇宮。目前最古老部分是蓋於16世紀,現為正方形皇宮的西南兩翼以及濱河畫廊。十七世紀路易十三計畫將方形宮擴大四倍,路易則繼續完成方形宮並開設阿波羅廳。小凱旋門和北廊工程計畫始於拿破崙三世,才有今日的全貌。自西元1682 年,路易十四決定把皇宮遷至凡爾賁賽後,羅浮宮一度曾為當時的藝術家們分佔。法國大革命後於西元1793年改為博物館。收藏品達三十萬件。現在的羅浮宮包括博物館以及法國財政部。西元1988年大羅浮宮計畫完成時後兩者將遷移;並且在拿破崙正庭中,出現由中國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的地下進口,外形為透明金字塔狀的入口建造完成,羅浮宮成為一個完整的博物館。
目前其藏品包括:古東方、古埃及、古希臘和羅馬文物;雕刻、繪畫、素描及工藝品等七大部門。當然,世界各國來到這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羅浮宮博物館,最重要的是為羅浮宮三寶:米羅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和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三寶都是世界上難得見的真品。
畢卡索美術館(Musee Picasso)
展示西班牙天才畫家畢卡索的大作約3500件,由早期青澀時代,到晚年的作品皆齊集於一堂。此外,還有畢卡索所集的馬蒂斯、布拉克、夏戈爾等人的繪畫。
馬蒙坦美術館(Musee Marmottan)
展示出生巴黎的重要印象畫家莫內及十九世紀的印象派畫家的作品,於1985年遭竊的莫內代表作品「印象日出」,也曾在此展出過。美術館的名稱是因為美術史研究家馬蒙坦氏捐贈其收藏品而來。
奧塞美術館(Musee d’Orsay)
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時所建,為舊奧塞車站改建而成的美術館,收集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的作品,包括後期印象象徵主義時期的繪畫、羅丹的雕刻、以及貝爾艾波克的裝飾藝術品。
凱旋門(Act de Triomphe)
是以羅馬的康士塔奴斯門為範本所建,牆壁四面的裝飾浮雕記載了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數次輝煌戰役的故事,門下為第一次大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墓,至今仍點著永明燈。可登頂觀賞由凱旋門為中心成放射狀的十二條大道。
巴黎凱旋門座落在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大道上,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費時 30 年才完成。巴黎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和盧浮宮博物館、巴黎聖母院為巴黎四大代表建築。
巴黎凱旋門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全部由石材建成,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崙東征西討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崙赫赫戰功的上百個勝利戰役的浮雕。外牆上刻有取材於1792~1815年間法國戰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著名的馬賽曲的浮雕是刻面向田園大街,內容是描述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時的場面,是世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藝術傑作。
龐畢度文化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1977年開館,為法國現代藝術中心,以鐵管及玻璃構成的建築外觀,亦成為吸引觀光客注目的焦點。內部設有國立近代美術館、資訊圖書館、工業創造中心,是一綜合文化中心。中心前的廣場是藝人聚集之處
凡爾賽宮(Chatrau de Versailles)
十七世紀所建,為路易十三的狩獵別館,位在凡爾賽村,四周有森林及沼地圍繞。路易十三死後,繼承王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予以擴建,遂成為現今世界最著名的宮殿之一。
楓丹白露宮(Fontainebleau)
「楓丹白露」法文意為「美泉」,因宮內有一美麗的八角型小泉而得名。十六世紀法王法蘭西斯一世的狩獵別莊,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經過路易王朝幾位國王不斷擴建,規模相當於一個城鎮,有相當長的時間都作為法國國王的居城。城內有從文藝復興時期至拿破崙帝政時代的裝飾品和家具用品,頗具風味。
香榭麗舍大道是巴黎城一條著名的大道,位於巴黎八區,城市的西北部。她被看作是巴黎最美麗的街道。她是從希臘神話中聖人及英雄靈魂居住的冥界(Elysium)而得名。從協和廣場至凱旋門全長1.8公里,栗樹和梧桐植於兩旁,是花都夜巴黎在夜的動脈裡,最炫目的大道。
世界十大瀕臨消失的景點 法國波松冰河
全球變暖,世界範圍內的冰河都在急劇消失。在阿爾卑斯山脈,冰川消失得尤其顯著。在這裡,最漂亮的地方莫過於波松冰河,它位於法國與瑞士邊界上的夏蒙尼鎮附近。從步道入口上山,先走過一個滑雪場的斜坡再經過森林,我們便會看到這樣的景色:勃朗峰在黃昏的陽光下,白得有點像透明一樣。波松冰河自山頂流下,經過壁立千仞的垂直山壁,像被鋒利的刀切割過一樣。
著名景點:
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
為紀念1889年萬國博覽會,由建築師艾菲爾所設計的金屬建築傑作,完成時為世界第一高的建築,後來由於加上電視天線而成為現在 312公尺高度。完工當時雖遭各方指責,唯恐破壞巴黎的古典氣息,如今每年卻有三百五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人登臨拜訪,已成為世界名勝之一。
艾菲爾鐵塔位於巴黎市中心,在戰神公園內。戰神公園是一個綠意盎然的公園,從前是練兵場,也是慶祝節慶活動的地方,後來成為數屆世界博覽會場所。艾菲爾鐵塔建立於1889年,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艾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鐵塔設計相當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誌。在巴黎的每個地方抬頭都能看見鐵塔,鐵塔設計離奇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觀光旅遊景點和突出標誌。
艾菲爾鐵塔雖具有多重功用,但當年它可是廣受抨擊。建築師艾菲爾在起建它時,不只是文化藝術界有反對聲音,覺得不具美感,連當地居民也是群起抗議,要求停工。即使到了鐵塔完成,仍不被法國人所接納,法國審美學家甚至批評非常難看。法國人始料未及,在鐵塔開放參觀之後,得到許多外國建築師的讚揚,更為法國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利益,法國人才開始以艾菲爾為傲,並在塔下鑄立了艾菲爾雕像。
夏綠蒂宮(Palais de Chaillot)
最早建於十六世紀,1937年才改成現在左右伸展有如雙翼的樣式,西翼是海洋博物館及人類博物館,東翼則有法國遺跡博物館,中央的陽台南側是美麗的特洛卡迪公園(Jardins du Trocadero)。每到夜晚,噴水池與燈火輝映,襯得艾菲爾鐵塔絕美,是觀賞或拍攝鐵塔的最佳地點。
盧森堡公園(Palais et Jardin du Luxembourg)
花園內的宮殿為十七世紀初,王妃瑪麗麥第奇在亨利四世死後,以她義大利的故鄉皮第宮為模式而建,現代則作為法國議會的上議院。宮殿旁有盧森堡宮美術館(Musee du Luxembourg)
羅浮宮美術館(Musee du Louvre)
世界最大美術館之一,十二世紀原為巴黎的要塞,經過數位國王擴大整建,十九世紀拿破崙三世時完成現在的宮殿。1793年改為美術館。
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的王宮,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原本是法國國王菲力浦奧古斯特,於西元1200年為防巴黎西塞而建的堡壘,十四世紀時,查理五世將其改為皇宮,到法蘭西一世,下令拆掉堡壘改建成文藝復興式的皇宮。目前最古老部分是蓋於16世紀,現為正方形皇宮的西南兩翼以及濱河畫廊。十七世紀路易十三計畫將方形宮擴大四倍,路易則繼續完成方形宮並開設阿波羅廳。小凱旋門和北廊工程計畫始於拿破崙三世,才有今日的全貌。自西元1682 年,路易十四決定把皇宮遷至凡爾賁賽後,羅浮宮一度曾為當時的藝術家們分佔。法國大革命後於西元1793年改為博物館。收藏品達三十萬件。現在的羅浮宮包括博物館以及法國財政部。西元1988年大羅浮宮計畫完成時後兩者將遷移;並且在拿破崙正庭中,出現由中國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的地下進口,外形為透明金字塔狀的入口建造完成,羅浮宮成為一個完整的博物館。
目前其藏品包括:古東方、古埃及、古希臘和羅馬文物;雕刻、繪畫、素描及工藝品等七大部門。當然,世界各國來到這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羅浮宮博物館,最重要的是為羅浮宮三寶:米羅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和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三寶都是世界上難得見的真品。
畢卡索美術館(Musee Picasso)
展示西班牙天才畫家畢卡索的大作約3500件,由早期青澀時代,到晚年的作品皆齊集於一堂。此外,還有畢卡索所集的馬蒂斯、布拉克、夏戈爾等人的繪畫。
馬蒙坦美術館(Musee Marmottan)
展示出生巴黎的重要印象畫家莫內及十九世紀的印象派畫家的作品,於1985年遭竊的莫內代表作品「印象日出」,也曾在此展出過。美術館的名稱是因為美術史研究家馬蒙坦氏捐贈其收藏品而來。
奧塞美術館(Musee d’Orsay)
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時所建,為舊奧塞車站改建而成的美術館,收集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的作品,包括後期印象象徵主義時期的繪畫、羅丹的雕刻、以及貝爾艾波克的裝飾藝術品。
凱旋門(Act de Triomphe)
是以羅馬的康士塔奴斯門為範本所建,牆壁四面的裝飾浮雕記載了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數次輝煌戰役的故事,門下為第一次大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墓,至今仍點著永明燈。可登頂觀賞由凱旋門為中心成放射狀的十二條大道。
巴黎凱旋門座落在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大道上,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費時 30 年才完成。巴黎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和盧浮宮博物館、巴黎聖母院為巴黎四大代表建築。
巴黎凱旋門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全部由石材建成,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崙東征西討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崙赫赫戰功的上百個勝利戰役的浮雕。外牆上刻有取材於1792~1815年間法國戰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著名的馬賽曲的浮雕是刻面向田園大街,內容是描述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時的場面,是世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藝術傑作。
龐畢度文化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1977年開館,為法國現代藝術中心,以鐵管及玻璃構成的建築外觀,亦成為吸引觀光客注目的焦點。內部設有國立近代美術館、資訊圖書館、工業創造中心,是一綜合文化中心。中心前的廣場是藝人聚集之處
凡爾賽宮(Chatrau de Versailles)
十七世紀所建,為路易十三的狩獵別館,位在凡爾賽村,四周有森林及沼地圍繞。路易十三死後,繼承王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予以擴建,遂成為現今世界最著名的宮殿之一。
楓丹白露宮(Fontainebleau)
「楓丹白露」法文意為「美泉」,因宮內有一美麗的八角型小泉而得名。十六世紀法王法蘭西斯一世的狩獵別莊,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經過路易王朝幾位國王不斷擴建,規模相當於一個城鎮,有相當長的時間都作為法國國王的居城。城內有從文藝復興時期至拿破崙帝政時代的裝飾品和家具用品,頗具風味。
香榭麗舍大道是巴黎城一條著名的大道,位於巴黎八區,城市的西北部。她被看作是巴黎最美麗的街道。她是從希臘神話中聖人及英雄靈魂居住的冥界(Elysium)而得名。從協和廣場至凱旋門全長1.8公里,栗樹和梧桐植於兩旁,是花都夜巴黎在夜的動脈裡,最炫目的大道。
世界十大瀕臨消失的景點 法國波松冰河
全球變暖,世界範圍內的冰河都在急劇消失。在阿爾卑斯山脈,冰川消失得尤其顯著。在這裡,最漂亮的地方莫過於波松冰河,它位於法國與瑞士邊界上的夏蒙尼鎮附近。從步道入口上山,先走過一個滑雪場的斜坡再經過森林,我們便會看到這樣的景色:勃朗峰在黃昏的陽光下,白得有點像透明一樣。波松冰河自山頂流下,經過壁立千仞的垂直山壁,像被鋒利的刀切割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