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8 18:28:04Ray

岩 上:莫渝的詩品論

莫渝的詩品論                   

 

詩人莫渝〈本名林良雅〉1948年出生於台灣苗栗。19654月在台中師專時發表第一首詩刊登於台中《民聲日報》學生園地。1972年加入「後浪詩社」,1977年出版翻譯《法國古詩選》,第一本詩集《無語的春天》1979年出版,1983年加入「笠」詩社,20058月接任《笠》詩刊主編至今。

如果從莫渝學生時代第一首詩發表算起,迄今已逾四十年的詩創作詩齡,共出版六本詩集包括:《無語的春天》(1979)、《長城》(1980)、《土地的戀歌》(1986)、《浮雲集》(1990)、《水鏡》(1998)、《第一道曙光》(2007)。2005年並由苗栗縣文化局出版前五本詩集的合集《莫渝詩集一二》與《莫渝詩文集》五冊。

莫渝除了寫詩外,也寫散文、評論、翻譯、兒童文學等,這些作品的總和量超過詩集量十倍以上。以總數量來說,莫渝可列入多產的作家,但以詩作品來說,只是中量而已,因而其它的著作幾乎遮掩詩作的光芒。

詩人一向孤高,並不以量產評定高低,也不以讀者多寡或詩集暢銷與否來衡量價值。但詩人一旦跨上詩的馬鞍馳騁於詩國領域,無不以詩的創作,作為志業,只有詩作才能標誌詩人;只有詩才是詩人的靈符

 

詩的創作,從語言開始,也結束於語言。但詩通常存在於語言延伸的張力處,也就是語言結構的指涉與意境。如果以索緒爾語結構語言學理論來說,他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每個符號都被視為一個意符(Signified)和意指(Sigifier)組成。整個符號和它指涉的東西,兩者並不相等,兩者關聯是武斷的。換言之,語言的意涵有多層的歧異性,如詩的創作。而往往詩人使用詩句來求新穎奇異而營造反逆通俗性的語句,卻是另一層面的現象。那種現象即如一九五O、一九六O年代充塞台灣詩壇,反應脫離現實社會病態偏向的怪誕、誨澀、無意思的詩風。這種疏離生活現實,語言艱澀不解的歪風,到了一九七O年代初,開始遭到嚴厲的批判,如1972年9月關傑明的〈中國現代詩的幻境〉、197211月李國偉的〈詩的意味〉以及197110月唐文標的〈僵斃的現代詩〉等文章,都給詩壇造成相當大的震撼。

由迷失於西方理論詩學的幻境到回歸台灣現實生活的書寫;詩語言由僵硬的扭曲艱澀到日常生活語言的鬆綁,是一九七O年代台灣現代詩重大轉變的現象。

年代正式莫渝熱中於寫詩的初期年代。

因為莫渝曾表示:

澀、艱深的詩充斥詩壇時,我拒絕組合「一堆破碎的意象」,或「沒來由的意象」,甚至「佳句的衍生與漣漪式的擴展」。我堅信詩,必須明確賦予意義。

所以,莫渝走上「明確」、「賦予意義」詩風的路線,數十年一以貫之,沒有調整改變。他所使用詩的語言,實現了他的詩觀。

直接從莫渝詩的本文,來考察語言的操演,可以列出三項莫渝詩語言的特徵:

.語言清晰、明白、平實;因為貼近於日常性生活語言的思考,所以不慣用「形象思維」,語言少有具冒險性激盪的浪花。

.語言隨著詩想直射式的進行,達到表達意義性的目的;語言落實而不藻飾,更無綿密的穿插,裸露詩的底層隱脈處,詩思清澈見底。

.因採取率直而非暴力性的語言,作為詩的肌理,語意中流露生活中溫婉自然的語調;非驚奇、異質詩性的爆發。

試讀莫渝最近出版的《第一道曙光》詩集,主題詩〈第一道曙光〉來看,全詩抄錄如下:

 

趁夜晚

許多人紛紛摸黑趕至山巔海邊

帶著逐漸高亢的興奮期盼

尋找最佳位置

爭睹光明

 

不論第一道曙光出現何方

它,都會透過厚重雲層

直抵我心

明亮我心

 

這首詩在語言所賦予的意義,非常明確,無須多費心思迂迴轉折揣測,語言的意符與意指幾乎完全貼合,可以回證上述語言的特徵。再回溯莫渝最早一本詩集《無語的春天》裡,被多數評論者提到的〈沒有神的廟〉一詩,其直賦的語言,詩思的清晰度和最近的作品一樣沒有不同,抄錄該詩如下:

 

在鄉村餓慌的神/跑到鬧市來/經商//跟他們一樣/也有自己的店鋪/白天/敞開大門/午夜/人神悄悄分贓//人 拿走金錢/神/不!木頭/只要花枝招展的金裝

 

莫渝詩語言的表現方式,以傳統的賦比興來說,是賦的表現方式。賦是不用隱喻,不用象徵,不用意象語,不用典的手法。在一般一味講究現代新奇、怪異的詩家來說,或謂賦是一種老舊的方式,實則詩的表現手法無新舊之分,其奧妙端賴詩人如何表現。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千古絕唱,是直述胸懷慨嘆之作,用的是賦的手法,語言率直。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也是流傳千古的名作,用的也是直接描繪的方式,然而賦象鋪陳的生動性並不亞於比興的手法。

詩的表現成功在語言;詩的失敗也在語言。語言的清濁、簡繁、淺深、直折、易難、明晦等,不重要,重點在於表現的生動,這是我對詩語言的看法。當然,有一些藉語言的閃爍遮掩可以藏拙,直露清晰的表現更是困難的,弄不好,全盤崩潰,詩不成詩。

 

從已出版的六本詩集來考察,可知莫渝詩作的題材內容,包括廣泛,除生活經驗、日常事物觀察、心性觸發的種種感懷外,也寫旅遊見聞,更觸及歷史人物與故國山川的遐思。

不論詩作的題材內容,涉及的是外在的客體或內在的主體之間的對抗與交融,無不以呈現詩人詩性底蘊的實存與對生命的感受。「多讀書」「多窮理」固然重要,但誠如嚴羽在《滄浪詩話》所言:「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可以說所有文學作品,都在塑造作者自我,表達自己,自我呈現;將思想、感情、觀念等形式的文學性的具象化。

在自我觀照,呈露自我表達上,以〈水鏡〉和〈苦竹〉兩詩,最具代表性。

 

不要有人來

靜靜的時間裡

我面水

端坐永生

 

不要有人來

小溪的歌沿岸吟哦:

栽於水衍生成的水仙花

緊抱著一株淒美

投胎最最怡然的寄情   

――《水鏡》12

 

臨水顧影自照,以神話故事轉移融入水仙花意象,表現自戀的淒美,為求怡然的寄情。形象寫水仙花,實則表露自己的心志,也是對詩的美學觀照。作者顧自喻為水仙花,比起一些自詡為「摘星的少年」、「天狼星」有王者氣象的「大詩人」,是位謙虛而有節制、不妄想的詩人。不少詩評者提到〈苦竹〉一詩,此詩可說表現作者為詩「守貞」的情懷與生活態度的溫情,顯示他是一往情深的人。

 

起風時

我更加溫柔地擺好姿勢

挑你注意        

――〈苦竹末節《水鏡》21

 

只為挑起你的注意,我得「溫柔地擺好姿勢」是一種對詩的堅持與為人謙和親臨的態度。台灣詩壇,一度曾為爭奪地盤山頭,各自比霸氣看誰大,而多數的詩人和莫渝一樣的溫和謙恭,是詩人應有的美德:

莫渝也寫以人為對象的詩作,當然有以人物為讚頌的如〈成吉思汗〉(《第一道曙光》96頁),多數以已逝的親友為主,如詩人葉笛、畫家陳澄波和中國作家巴金、艾青等,最多的是對父親的行誼懷念。在《浮雲集》就有一輯,共七首。〈祭〉〈燒〉直接寫對父親的祭拜與懷念。〈背影〉〈語言〉〈年輪〉等詩,則題材與內容之間則有轉折,是間接的懷想之作。〈腳踏車〉非寫狀描形之作,而是見物寓情,物因情見,寫的仍是對父親的懷念。這些託物詠懷或直述心思的親人緬懷作品,取材內容都很生活化,平實有實感。

在莫渝的詩作裡,寫物的都有寄託情意,直接以即物興比物質的特徵並不多。〈夜合〉不著我相,完全歸原以花的特質給與相關的聯想,其詩如下:

 

熱騰騰的夜晚

既陌生又熟識的對向路人

彼此讓薰香的黑禮服緊緊裹鏈

 

既纏綿又疏離的一個圓

天亮了,總要被陽光

切割成不流體痕的兩半 

――《第一道曙光》122

 

以夜合取材,內容也不單純止於花的形象特質,作者仍給與拟人的聯想,悲劇性的淒美。

莫渝以「立足現實主義」作為寫詩的理由之一,將以詩作應證他的詩觀。現實最貼近的對象是生存的土地、環境與生活接觸人事物。換言之,即詩接近現實生活。

〈土地的戀歌〉一組詩共八節是《土地的戀歌》詩集的書名主題曲,先後又收錄到《浮雲集》、《水鏡》,可見作者對此詩的重視。

 

土地是我們的

需要善加珍愛

 

即使風暴來襲

惡水驚魂

傷痕累累,仍然是

我們至死珍愛的土地 

――《水鏡》47

 

以上詩句是此詩的第一節,以下連接各節已接近浪漫的語調,清晰的形象推陳歌讚土地在四季中的變化,內容有春夏秋冬時序的意象,但卻無地域的寫實定向,不免有一些不足之感。在擁抱土地的熱戀上,〈雪飄落台灣的土地上〉則顯得意識較為強烈,實存感覺也較濃厚。試列其中一節如下:

 

雪飄落亞熱帶國土上

溫熱的國土

孕育辛勤的勞動

亞熱帶的人民視雪為聖潔的鋪蓋物

在冬收季節埋種一粒希望

 

此詩呈現,時空的交叉感應存在的土地形象,雪飄使台灣更為激昂有希望!

在生活的周遭裡,詩人會去關懷注意一些人事物與生活的狀態,這是寫實詩人無可避免的行徑。如〈小小車站〉(《第一道曙光》108頁):「輪換另一群新面孔/是遊客,是歸人凝聚浮世繪」作者會去關懷他們「容納許多的笑與愁/輕盈或倦怠」。在夜裏睡在長石椅上不用蓋被的流浪漢,「沒有噩夢/無需夢想」作者認為他們生活逍遙自在。(《第》集123頁)在〈手提SKII紙袋的白髮老先生〉裏(《第》集135頁)觀察他進出醫院時的表情,與拉緩歲月融蝕的加速度等,在生活所見的細緻小事中,以淺白不造作的筆觸去描繪大千世界的見聞,也是莫渝題材內容的一項取向。

寫實主義另一特徵,就是揭發社會陰黑的一面,找回良心批判社會的惡露。在莫渝〈10個寫詩的理由之七〉有「寫詩是批判惡質的社會現象」的看法,但莫渝筆鋒一向柔和溫婉,即使對社會惡質現象,批評的語彙言詞與氣勢,仍不以犀利爆裂性語言做怒罵或挖苦射擊。例如2006915倒扁紅潮圍城包圍總統府和玉山官邸,是政治現象也是社會現象,莫渝就有〈九月台北海嘯〉詩作。此詩前有「前引」,詩共四首。試看其中〈咆嘯〉一首:

 

潮聲不斷

海,卻見不到

 

雖是籠中獸的咆嘯

倒讓人心惶惶

戚戚          

――《第一道曙光》167

 

批判的語氣,的確讓人有些惶戚,如果強烈一點或可更大快人心可以說詩句只點到為止,冷靜的詩意和言詞都節制而不奔放。

「希特勒以溫柔的嘴親吻情婦/也由同一口嘴發令滅絕猶太族//政客/用出名的嘴深情喊話/把猙獰的臉朝特定方向//媒體人/以修飾過的臉朝向觀眾/用出名的嘴反芻自己的口水」(〈嘴臉合一〉一部分《第》集154頁)這種直接批評的語涉方式,算是較特別的。語言也較大膽是莫渝一向較不動容情緒的另一面。

在諸多面向的內容題材上,莫渝近幾年也寫了不少國外旅遊記行的詩。收錄在《第一道曙光》裏,有一輯寫到韓國、布里亞特共和國、蒙古國的見聞與感懷。

異國旅遊佔領最多視覺領域的,應是大自然景物與現象。蒙古北國在烏蘭巴托見飄雪,全詩如下:

 

輕盈的碎細,情人似的攤(癱)軟

不斷

沾黏衣衫臉面

 

瞬間

近處草原遠方丘陵

鮮白得逼人視盲

 

九月初雪

驚艷南國人的目光    

――〈原野飄雪〉《第》集193

 

九月下雪,對台灣人來說不可思喻,真是奇景。此詩意象鮮明,畫龍點睛式的驚艷,有「沾黏衣衫臉面」的觸覺,也有「逼人視盲」的視覺感受,屬於景物的特寫。

蘇聯早已解體,在布里亞特仍見到〈列寧銅像〉:

「一尊巨大頭像/佔擁烏克蘭德廣場/過往民眾,稀鬆平常/反而驚訝台灣遊客的好奇」。銅像的豎立,代表偶像與崇拜,政治人物尤其是獨裁者為建立神威,常多處在廣場顯目處樹建銅像,能歷經歷史的檢驗而留存下來的銅像,才真正代表尊嚴。莫渝的詩,未做進一步遐想只是驚訝,蜻蜓點水式的點出漣漪。在韓國首都首爾參觀〈戰爭紀念館的遐思〉末節寫著:

「在紀念館買戰爭用品/熱血澎湃/喜戰?/厭戰?」則不只是旅遊買紀念品,而是更進一步對戰爭的思考。

旅遊記行詩作有景象的描寫、感觸、遐思等不同取向的題材內容,豐富了生活的見聞在莫渝的詩領域裡也是一個有份量的區塊。

 

詩的語言使用與詩手法的應用,在詩藝的表現上可說是一體兩面互有牽涉。

採用平實不曲折、不矯飾的語言思考書寫,必然以興會不奇出的手法表現,以求得質性自然而真情流露。

大體上,莫渝多數的詩作,就是採取這樣直賦的手法表現他的詩藝。試以〈語言〉這首詩,來作為說明:

 

父親只能用閩南語同我交談

我習慣用國語跟孩子說話

 

已退休的父親

甚少主動對我開口

上了學會說簡單而正確國語的孩子

有事沒事就找我問東問西

 

火柴般的語言

輕輕一擦

有時會產生溫馨的暖流

有時卻造成意外的傷害   

――《浮雲集》34-35

 

這首詩以語言的傳達,來表現父子孫三代的日常關係,將一個意思和另一個意思鋪展說出來,末段雖有「火柴般」的比喻,仍然是接連最後表達語言不同表達方式的不同現象。手法是賦的,語言直接表達的成分仍偏重,為全詩表現的主宰。

 

接著我們看〈煙囪樹〉這首詩:

 

一棵接

一棵

的倒下

 

煙囪

一支又

一支

豎起

 

親友們的

一張比

一張

染污了        

――《土地的戀歌》18

 

這首詩如果拆除原作的排列,成為三行:

 

樹一棵接一棵的倒下

煙囪一支又一支的豎起

親友們的臉一張比一張的染污了

 

從這三句來看,無任何象徵,不用比興,不用夸飾,更無迂迴轉折,可說是典型的賦象的表現。然因排列的關係,加強視覺、聽覺的效果,而有了詩的張力,而且「倒下」與「豎起」形成對比,「染污了」則是前二意象的整合,分合又是另一結構的完成,這就是技巧。而此詩,基本上語言非常平白,完全是直賦直陳,看不出什麼技巧。但我仍不能不說它是一首好詩。

詩的技巧隨語言自然形成,耍弄技巧,往往是技窮藏拙的障眼法,不是真正的高明。一首詩,原本不可比興過分凝結,賦敍的平白清徹隨雖肌理容易見底,但能配合使用則不但不至露拙,且能讓人折服。

 

以上試圖從語言、題材內容、技巧三個不同角度進入窺測詩人莫渝詩世界,可以發現,詩人以清晰、平實、達話、直接多於曲折、淡彩多於華麗的語言筆觸,散發他所思所想,所觸悟的內在與外在的世界;始終固守率直賦象的詩藝手法;真情流露多層面向的題材內容。

誠如莫渝在寫詩的理由所言:「寫詩是築繭的作業,封閉自己;能否留給他人保暖,無法預知」,但「寫詩如果是一場戰鬥,以心血向歷史交換壽命」,詩人已然登上了這個領域,期盼繼續努力建構更宏偉的詩工程。

 

―― 2008530完稿

收進《莫渝的文學旅途》(2008.07.

                                                                  ──收進詩集《走入春雨》,2011.11.新北市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