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5 01:21:47娟子
寫給妳的悄悄話
關於D是否體貼?我是外人,恐怕從文章觀察有誤,也可能他筆下描述的是他想像中的標準丈夫,在現實生活的實踐上,並不合乎妳的體貼標準。這點如果不溝通,就一直存在認知的差異。
我記得有一回在學校辦公室,我為凱一個思慮不周的作法,使用了嚴厲的批評語氣。他當時沒作回應,只是拿起書去上課,我以為他默認了,就毫無所覺地繼續我的研究。可是當天他下了課卻沒回辦公室,我等了很久,到了該回家的時刻,猜想大概是在某個同事辦公室聊得忘了時間,就打他手機,結果他說妳自己先回家好嗎?我在外頭有事,回家見。」
晚上,吃完飯,喝茶時,他說:「我今天下了課,去外婆的墳上了。」我問:「為什麼?」他說:「我去跟外婆談話,我問她,我怎麼會讓妳用如此口氣來責怪我?」我說:「我的語氣嚴厲嗎?」他說:「我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妳講話的口氣好像我是個沒腦筋的孩子,我承受不了。」
我說:「我不是一直都是用這種口氣批評嗎?我是對事不對人。」他說:「我以前真的不計較,可是現在突然受不了。我沒法生妳氣,因為妳說的有理,只是妳在講那份理時,那麼冷酷無情,不像是我的妻,讓我感到被傷害。」
這個時候妳說我當作何回應?我放下手中的杯子,只想用肢體來表達我的覺悟,我伸手撫摸他的臉頰說:「天啊!我沒有想到會傷害你,也不想傷害你的。」他用手掌蓋著我的手背,看著我說:「現在到床上去讓我看看妳有多麼不想傷害我!」
我沒有編劇唷!情況真的如此,我們凱的「精神創傷」是可以用「肉體的關懷」彌補的。
言歸正傳,如果凱那晚不跟我說,只是放在心中,我永遠不會知道我曾如此傷害他。妳的感覺與認知,如果不適時跟D說,他永遠不知道妳所需要的體貼是怎樣的作法,就只能依據他自己的體貼定義來「體貼」妳,還自以為很體貼。我不知道一般夫妻之間的溝通如何?我和凱應該算是很能溝通,但是,即使如此,我仍遺憾在涉及語言的文學溝通上,我無法和他交談盡性,我年少時只要他懂得:「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個層次就滿足,可是四十之後,我卻期盼他能分享:「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的境界。
S的來訪讓我順勢飛揚,在網路世界找到能分享這個境界,散居各國的台灣網友,減輕了異國婚姻的深沉悲哀。妳和D至少是「同文同種」,如果妳還疑問溝通是個大謎,我要問:妳有多久沒有主動去抱抱他?摸摸他的頭髮,當他沉迷在電腦時,妳有沒去按摩他的肩膀?然後低聲在他耳邊說:「嘿!說說看最近你做了什麼體貼我的事?有沒有像凱在麗娟給S寫電子信時倒杯茶給她後,坐在對面欣賞她眼睛發亮的樣子?(凱欣賞的是我捕捉住創作靈感時的專注喜悅,當妳在為一個劇本忘情工作時,他有沒有為妳奉上宵夜?而妳可曾想過他沒要妳泡茶反而把孩子哄上床不吵妳,是他認為已經很體貼的作法?)」
當凱早上必須叫醒我時,他有時會按摩我的腳丫子,讓我舒服地醒來,他用行動教會我如何表現體貼。妳可曾想過讓D先享受這種體貼嗎?(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男人很少受過這種教導的)這裡沒有男性或女性沙文主義,只有夫妻互相以行動來表達與教導關愛,何人先施與不重要,重要的是受者能感恩地回饋。
妳想想如果和D建立如此體貼的接觸,心靈的溝通會比我和凱還難嗎?原諒我自以為是地先假設妳們夫妻間沒有密切的關懷舉動。我只是依據我對一般台灣夫妻的了解來假設,也分享我和凱的互動方式。
我記得有一回在學校辦公室,我為凱一個思慮不周的作法,使用了嚴厲的批評語氣。他當時沒作回應,只是拿起書去上課,我以為他默認了,就毫無所覺地繼續我的研究。可是當天他下了課卻沒回辦公室,我等了很久,到了該回家的時刻,猜想大概是在某個同事辦公室聊得忘了時間,就打他手機,結果他說妳自己先回家好嗎?我在外頭有事,回家見。」
晚上,吃完飯,喝茶時,他說:「我今天下了課,去外婆的墳上了。」我問:「為什麼?」他說:「我去跟外婆談話,我問她,我怎麼會讓妳用如此口氣來責怪我?」我說:「我的語氣嚴厲嗎?」他說:「我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妳講話的口氣好像我是個沒腦筋的孩子,我承受不了。」
我說:「我不是一直都是用這種口氣批評嗎?我是對事不對人。」他說:「我以前真的不計較,可是現在突然受不了。我沒法生妳氣,因為妳說的有理,只是妳在講那份理時,那麼冷酷無情,不像是我的妻,讓我感到被傷害。」
這個時候妳說我當作何回應?我放下手中的杯子,只想用肢體來表達我的覺悟,我伸手撫摸他的臉頰說:「天啊!我沒有想到會傷害你,也不想傷害你的。」他用手掌蓋著我的手背,看著我說:「現在到床上去讓我看看妳有多麼不想傷害我!」
我沒有編劇唷!情況真的如此,我們凱的「精神創傷」是可以用「肉體的關懷」彌補的。
言歸正傳,如果凱那晚不跟我說,只是放在心中,我永遠不會知道我曾如此傷害他。妳的感覺與認知,如果不適時跟D說,他永遠不知道妳所需要的體貼是怎樣的作法,就只能依據他自己的體貼定義來「體貼」妳,還自以為很體貼。我不知道一般夫妻之間的溝通如何?我和凱應該算是很能溝通,但是,即使如此,我仍遺憾在涉及語言的文學溝通上,我無法和他交談盡性,我年少時只要他懂得:「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個層次就滿足,可是四十之後,我卻期盼他能分享:「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的境界。
S的來訪讓我順勢飛揚,在網路世界找到能分享這個境界,散居各國的台灣網友,減輕了異國婚姻的深沉悲哀。妳和D至少是「同文同種」,如果妳還疑問溝通是個大謎,我要問:妳有多久沒有主動去抱抱他?摸摸他的頭髮,當他沉迷在電腦時,妳有沒去按摩他的肩膀?然後低聲在他耳邊說:「嘿!說說看最近你做了什麼體貼我的事?有沒有像凱在麗娟給S寫電子信時倒杯茶給她後,坐在對面欣賞她眼睛發亮的樣子?(凱欣賞的是我捕捉住創作靈感時的專注喜悅,當妳在為一個劇本忘情工作時,他有沒有為妳奉上宵夜?而妳可曾想過他沒要妳泡茶反而把孩子哄上床不吵妳,是他認為已經很體貼的作法?)」
當凱早上必須叫醒我時,他有時會按摩我的腳丫子,讓我舒服地醒來,他用行動教會我如何表現體貼。妳可曾想過讓D先享受這種體貼嗎?(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男人很少受過這種教導的)這裡沒有男性或女性沙文主義,只有夫妻互相以行動來表達與教導關愛,何人先施與不重要,重要的是受者能感恩地回饋。
妳想想如果和D建立如此體貼的接觸,心靈的溝通會比我和凱還難嗎?原諒我自以為是地先假設妳們夫妻間沒有密切的關懷舉動。我只是依據我對一般台灣夫妻的了解來假設,也分享我和凱的互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