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03 18:52:38清风一笑

台湾情报系统出现重大失误

原文提要:大陆方面以间谍名义一次逮捕逾20名台商,反映基于政治上破坏陈水扁连任的需要,台海情报斗争由缓和、低调变为张扬,高调,也显示台湾情报系统的预警、疏散工作出现重大失误。


  大陆以“台湾间谍”的名义一口气逮捕21名(另一说24名)台商的动作,表明台海两岸的间谍战已成为心理战、宣传战、政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水扁披露了第二炮兵针对台湾部署的短程导弹位置、数量引发岛内反弹后,大陆于是将计就计作出了以上逮捕行动。

  笔者注意到逮捕行动并未涉及第二炮兵高层官员甚至军队背景出身的高层军人,就此判断,大陆的逮捕行动主要基于政治、宣传因素考虑。

  陈水扁的讲话在军事上、谍报领域给大陆带来的震动并不大。首先,陈水扁公布的第二炮兵5个针对台湾基地的弹道导弹数量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他声称在“Leping、Meizhou、Ganxian”各部署了96枚弹道导弹。而这3个基地并非完全配备相同弹种,编制因此不同,有的只是储蓄站,战时可能进行前沿机动,进入预设阵地。因此陈水扁谈话也同样基于政治竞选因素,意在为“导弹公投”寻求正当性。其真正的情报来源应该是美国早前提供的卫星资料、台湾自己购买的卫星图片等等。

  即使如此,要准确查明在上述基地配备的导弹数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基地本身已经地下化,巨大的洞库储备了相当数量的导弹;其次大陆非常注意“示假”行动,主要的DF15、DF11都拥有不同的可移动式假目标。铁路运输通常选择天气恶劣的夜间或者清晨进行,给卫星侦察带来了巨大的不便。通过台商进行的人力情报侦察在没有相当级别的内应条件下,所获情报充其量只属于低级的战术情报,包括弹道导弹在铁路运输线上的运行状况、导弹基地番号、大致位置等。

  而掌握第二炮兵弹道导弹部署数量的人力情报资源必须是总参谋部、第二炮兵,各二炮基地指挥官级别的人,而解放军已经极大程度上加强了内控。

  “导弹门”事件真正反映的是台海情报斗争发生的戏剧性变化。一次逮捕20名以上台湾谍报人员近年来尚属首次,他们当中可能包括线人、职业谍报人员。大陆此次狠抓间谍的背景如下:

  早前,大陆一度释放了多名台商,他们都被指称间谍。这是大陆在谍报斗争问题上作出的新行动,汉和情报评论认为,大陆希望传达一个重要讯息,那就是在谍报斗争领域适当制造相对缓和的气氛。考虑到台海关系的日趋恶化,不排除当时大陆希望通过类似行动化解双方谍报系统的紧张关系,并且利用情报管道传递讯息、相互沟通。

  谍报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在最紧张时,谍报机关之间可能寻求密切的沟通管道,化解不必要的误会。70年代初期,韩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就曾经数次秘密访问平壤,与北韩领导人金日成直接举行面对面会谈,化解危机。可是,台湾方面的反应却是接连数次曝光了军事情报局内部的大陆双面间谍。

  对情报人员的逮捕行动也是与众不同的,有些谍报人员基于反间计、发展双面间谍、制造假情报、保护告密者的需要,可能长期只是处于有效监控之下或“内控”之中。大陆一次逮捕20名以上情报人员的行动也表明,他们早已处于监控下。

  即使基于谍报需要,在逮捕情报人员后,视双边政治关系的气候而论,有时可能不作张扬,有时却又会大声张扬。这次中方的行动就表明,他们首先是基于政治上破坏陈水扁连任的需要而大张旗鼓。

  大陆要告诉世界,台海“制情报权”掌握在大陆一方。陈水扁谈话出笼后,当然是天赐良机,一举多得。

  一次逮捕大量台湾情报人员、线人,反映在军事斗争尖锐化的背景下,台海双方情报战线的斗争有扩大化的趋势。如上所述,上述人员显然早已处于被监视状态,大面积被捕证明台湾的军事情报系统在预警、疏散工作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从侧面反映出台湾军事情报系统在大陆情报部门内部安插的“硕鼠”活动能力有限,或遭到破获。

  由大陆反间谍部门过去的记录看,对西方,台湾谍报人员的搜捕不会毫无根据地基于政治目的以陷害方式展开。在台湾军事情报局内部挖出的“硕鼠”也证明,只有其内部出现了问题,对手的反间谍系统才可能实施如此稳准狠的精确搜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