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4 15:19:59溫吉興

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遊樂場

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遊樂場!

如果,問一問劇場界的朋友,假設你有一筆為數不小的金錢運用,你會怎麼來使用?多數的人的回答裡,他們都會回答一個夢幻的理由,想要蓋一座劇場,這會是其中的一個必備答案,這樣的一個共同性象徵了什麼事情?我們的劇場空間不夠用?現在的劇場空間不好用?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空間?什麼樣的空間才適合我們用?又,我們有需要這樣一個劇場空間?....

先談一個問題,空間的適合性及大小與創作的關聯性。由於小劇場的創作屬性及機動性,從一人獨秀到四十人的團隊演出,幾乎都在小劇場的範圍內,劇作的內容從自我剖析至經典劇作的重現,都展現其可能性,而演出的劇場空間,從一坪至50坪的,皆在演出考慮之列,而現今小劇場的演出,無論室內或戶外,彈性也非常大,所以,由此看來,一個制式的標準場地,似乎沒有絕對的需要性?那麼為什麼,大家還要作夢,想要擁有一個專屬劇場空間?只是作夢嗎?

劇場空間的功能性像極了小孩子的遊樂場一般,路邊雖然就能玩,但是,一個安全性及功能齊全的標準場所,似乎在我們這些需要玩樂的小朋友心中,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我們來瞧一瞧我們現在可以使用的空間是哪些呢?一般的藝文咖啡廳,只要挪出空間便能進行一場表演;皇冠小劇場、實驗劇場、孤嶺街小劇場、差事劇場、華山藝文特區、俱樂部劇場、台南人劇場、等等包含公、私人的制式場地(並不一定標準,但是具備了室內燈控及音響設備)。
其他包含各縣文化中心,鐵道藝術倉庫,學校以及各式鼓勵藝文演出的室內或戶外空間場地,也都能見到小劇場團體的演出。

由於小劇場的能見度,自1993年小劇場浪潮高峰下漸退後,小劇場的運作,逐漸轉為沉靜的能量積累時期,意即,觀戲人口改採分眾的模式進行,表演團體持續累進增加,而觀眾則跟隨表演團體一般,成為「暗流」的方式在都市裡流著。

創作的題材也隨著分眾的開始,漸漸將議題處理及內容範圍愈擴愈大,而對於劇場形式及美學的掌握,也愈見分歧及多元。

什麼時候這些「分流」會「合流」?或者,能量積累的必然爆發一定會出現?這些類似預言式的說法,實在沒有人說的準?

這其中需要考慮的是,小劇場的人才流動同更大劇場的人員流動問題可能一樣嚴重,在以「人」為主的小劇場屬性中,人員流動並非造成「業餘」唯一因素,但是,在「消耗」的速度上,可能就拉掉了很多的「積累」了。

小劇場的創作能力及爆發力,皆不同於製作規模龐大的中大型劇場。在台灣,中大劇場要存活已經不容易,幾乎不需要「庫存」的小劇場,在創作的動力可以持續「運動」的過程中,「能見度」成為唯一的「罩門」!

或許,我們在討論空間的問題時,不用「合流」而用「會流」的角度來看,或許,更能解釋我們為何會想要一座合適的小劇場空間!

華山藝文特區的產生是最佳的例子,曾經在前兩年,文建會尚未涉入太多的情形下,採用委外經營的模式,曾經造成連著兩年,幾乎場區內各個能夠使用的場區,雖然裡頭空蕩無一物(無燈、無音響設備),但依然造成檔期滿檔,幾乎每個星期,都有表演活動在藝文特區內進行表演(包含裝置、展覽、演出、發表、演講等)。
幾乎,不分屬性,所有的藝文活動,在一定的時間內,全部匯集到這個簡單的地方,命為藝文特區,一點也不為過。
可惜,在文建會有所規劃下,很快,劇場團隊立刻撤出了這個「匯集點」,實在很可惜!

這樣的一個空間表現,當初在意外下產生,也不因其簡陋及空無一物的缺點,竟然造成「匯流點」,大概,很多人都想不到。
其地點的最佳運作方式優點為免費,雖然,演出團隊,因著其設備的缺乏,在申請補助或考慮製作規模來講,必須更費氣力,但是,由於其「能見度」以及台北市其實缺乏三四百人的劇場空間來說,一時間,立刻能獲得「青睞」,而觀眾也很在極短的時間內紛紛「匯集」在這個根本缺乏觀眾席的空間裡了。
(在這中間,包含著更多訊息、能量交換,美學討論,議題學習等重要的工作)

這個無心挿柳的而產生的會流點,短暫地兩年便結束掉了。

這不禁讓我感慨,其實,我也覺得小劇場的根據地,理想的應該是兩廳院的實驗劇場,但是,這麼多年來,它的不方便性,使得這個場地雖有各式標準的硬體可供使用,但是,就好像缺了一點什麼引人想去的誘因。
同一部戲,都花四十萬(華山和實驗劇場),但是,華山的開放性真的非常特殊,實驗劇場真的無法比。(只要有空檔,想借就借,比起實驗劇場一年前得通過審查及檔期排定來講,哪種方便真是不言而喻,這樣一小點的差別,就差很多。更別說,實驗劇場自製節目還得不定期,你想借場地,還得避開,這,真是很不方便的,要不然,以實驗劇場的規模及硬體來說,真是小劇場團體的最合適遊樂場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