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6 09:44:20幻羽

*人們不滿自身健康:是他們的期望值過高,抑或過錯全在經濟和機器人?+面對機器人大軍壓境,最鐵的飯碗也難保*

*人們不滿自身健康:是他們的期望值過高,抑或過錯全在經濟和機器人?*

                                 2020年05月23日19:25

俄羅斯大型市場研究公司羅米爾控股公司(Romir Holding)以及GlobalINR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23%的地球居民認為自己的健康在過去5年內得到了改善。

這項研究請地球上主要國家的居民把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與5年前相比較。31%的受訪者認為自身健康狀況惡化,46%的受訪者沒有註意到變化,23%的受訪者感覺自身健康狀況得到了改善。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智勇認為,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態度指標完完全全與國家經濟形勢有關。

“我認為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國家在近期或者遠期是否有這方面的規劃或理念;二是國家經濟發展是否有明顯的提升幅度。23%這一比例低於中國的32%,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增速不如中國。自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其他國家很難與中國相較,所以我們會看到5年來中國的變化非常顯著。但是就發達國家而言,5年的時間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因為社會基本已經成型並保持穩定,社會階層相對也比較固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近年來整體又比較低迷,所以經濟增速相對不是很高的話,包括居民健康狀況在內的社會各個方面可能都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改善”——王智勇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與廣播電台。

但這裡值得指出的是,印度是居民健康狀況改善指標的絕對領先國家——67%的印度公民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改善,只有10%的印度公民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惡化。 安德烈·米列欣是俄羅斯大型市場研究公司羅米爾控股公司的創始人和總裁,擁有社會學博士文憑。

他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與廣播電台採訪時解釋說:“首先,印度居民的秘密的確在於他們對待生活的整體態度。通常來說,在亞洲國家中宗教教義是幸福的額外成分,宗教教義教會人們對生活和艱難的日常狀況持特殊態度。在此情況下,大多人會把自己與生活同樣不寬裕的鄰居相比,而俄羅斯人則把自己與世界領先國家的居民相比。另一個原因是正面的發展動態,它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驅動器,不僅只是在印度

排在印度之後的第二個國家是中國:中國人對自身健康狀況進步感到滿意的指標、認為什麼都沒有變化的指標,以及認為自身健康狀況惡化的指標幾乎處在同一水平上,分別為32 %、37%和31%。 

王智勇認為,這種不錯的指標是過去5年來中國經濟和衛生系統發展的結果。   

“近5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較快,一方面體現在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國家加大了在醫療、健康等公共衛生領域的投入力度,我們可以看到公園或者其它公共場所投建了不少健身器材,醫療改革也在推進,比如通過網絡預約門診,尤其疫情期間出現了很多'雲醫生',與過去相比人們看病變得更加便捷。另外,國家當前也在提倡健康的理念,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那麼在規劃這一遠景後,我們也會加快從各方面推進的步伐,包括舉辦體育比賽,特別是群眾性參與的體育比賽。總的來看,一是居民自身收入水平提高後,自然會更加重視健康問題,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二是社會環境在改變,醫療衛生各方面環境也在改善,兩方面相結合的話,出現比較明顯的改進,我想這也是很自然的結果”——他說。 

按照研究結果,俄羅斯在指出自身健康狀況惡化的受訪者人數方面領先——48%。也許,最接近這一負面領先地位的國家是英國,那裡有38%的居民不滿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俄羅斯對自身健康狀況改善感到滿意的人數指標之低創下了記錄:這樣的人只有5%。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在參加研究的國家中墊底:將近50%的同胞持負面看法,但他們對醫療服務的可獲得性做出了公正的高度評價。在這些評價中也存在自我批評的因素:在主要衛生問題之中,我們的同胞經常指出俄羅斯健康生活方式的問題。我推測,這裡顯出俄羅斯人既對健康有過高的期望值,又對五年計劃結果的評價不高:公民沒有感覺到生活質量改善。俄羅斯人的嚴重懷疑態度使人深思”——米列欣解釋說。 

他還指出,在過去兩年內,世界幸福指數和俄羅斯幸福指數指標繼續降低。社會學家相信,在這種條件下,世界領先國家應該考慮,如何高效團結如此不同的族群,給他們自我感覺有價值的可能性,也就是說自我感覺健康和幸福的可能性。在當前不確定性和人類在未來機器人化時代的作用的背景下,這一點尤為重要。

經濟學家預測,到2030年,機器人將搶奪製造業在全球範圍內超過2000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一項新研究,在未來的11年中,僅在中國,機器人就可以創造約1400萬個工作崗位。 

 經濟學家分析了長期趨勢,並得出結論,在過去的20年中,機器人在工作中的使用增加了兩倍,達到225萬。   

儘管分析人士指出,增加使用機器人將在生產力和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帶來好處,但他們也承認將會存在重大缺陷。   “由於自動化,將失去數千萬個工作崗位,在依賴低技能工人的貧窮國家中尤其如此。該研究的作者指出,這將導致收入不平等加劇。   

但是,如果機器人數量比到2030年的基準預測增長30%,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會導致本年度的全球GDP衝動為5.3%。 

 “因此,我們正在談論的是額外的4.9萬億美元。報告稱,到2030年(按今天的價格計算)全球經濟總量將超過德國預計的經濟規模。 

CNBC研究表明,到2030年,機器人可能會吸引超過2000萬個工作要快速監控市場並時刻準備就緒,只需開設一個模擬賬戶並下載交易平台即可。

美國銀行發表300頁報告,預測機器人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慧最快將在2025年以超乎預期的方式改變全世界,在一陣「創造性破壞」中粉碎既有的商業模式,轉型效應等同每年30兆美元以上。機器人10年內將佔走製造業45%工作,減少9兆美元勞動成本。

報告說,「破壞性科技革新的腳步已經從線型走向拋物線狀」,任何無法擁抱機器人革命的國家,競爭力會快速下滑、被拋在後頭。 

報告說,南韓製造業目前每1萬員工中有440具工業機器人獨占鰲頭,其次是日本和德國。在張2014年製造業機器人密度表格上,台灣排第9名,機器人密度高於平均,領先西班牙、法國、芬蘭、奧地利、加拿大等國。英國遠遠落在後頭,排在第75名,是已開發世界中最低的之一,反映英國低產能勞工政策的黑暗面。

報告說,本世紀中以前,全球60歲以上人口預計從8.41億增加到超過20億人,全球人口老化加上曾經源源不絕的亞洲廉價勞動力開始乾涸,自動化需求正在「飆升」。 

中國公佈了一項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計劃,旨在到2030年打造技術領先的國內人工智能產業。  該計劃由國務院發布,制定了中國AI產業發展的關鍵戰略。 

在第一階段,預計到2020年,國內公司和研究機構將與美國等領先國家處於同一水平,屆時它將為全球AI發展培養更多的國家專業人才和公司。五年後,人工智能技術的任務是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在最後階段,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主要的AI創新中心。 

到2020年,中國核心AI產業的價值預計將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221.5億美元),到2025年將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590.7億美元)。

中國製造業薪資2000年以來上漲接近9倍,勞動力正在減少。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買家,占全球市場1/4。 

包括照顧老人的「照護機器人」、種植種子或撿水果的「農事機器人」、商業無人機和人工智慧,製造這些機器人的成本,過去10年下滑了27%。  先進機器人焊工的價格從2005年的18.2萬美元,降到去年的13.3萬美元,精密性一直在提高。在工廠與人類共同工作的Baxter(百特)標準型幫忙機器人(cobot),一台只要2.2萬美元。 

當使用機器人的代價比雇用人類便宜15%,我們已經接近重要的轉折點。  美洲、歐洲和日本汽車製造業已經遇到這個問題,因為雇用機器人焊工每小時只要8美元代價,相較於雇用人類的時薪25美元。報告作者Beijia Ma說:「我們正面臨典範轉移,這將改變我們生活、工作的方式。」 

美國銀行估計有美國將有近半工作面臨威脅,職場最底層勞工若不經進修,很難有工作,報告形容這現象是「人類勞工的流離失所」。 

產能將會飆升,但薪水不會以同等速率提升,甚至不一定會增加。資本擁有者會分到更多好處,導致不平等狀況更加惡化。富裕國家勞工1975年可分到65%的「餅」,但最近已掉到58%。 

擁有高等學歷和只有高中學歷的求職者,差異會愈來愈大,更不用說全球8億文盲。很容易想像,若政府無能採取行動緩和影響,會產生爆炸性的政治後果,但在疆界形同不存在的全球化世界,這是很難做到的。 

中產階級也不能倖免於難。美國銀行說,使用以演算法為基礎系統的「機器人顧問」會在金融和法律服務上「破壞」2500萬勞工,目前18到34歲的千禧年世代會最先大批轉向這些後人類服務。這些人持有7兆美元流動性資產,很可能從嬰兒潮世代的父母那裡再繼承30到40兆美元。 

但不是每個人都接受這種假設。倫敦政經學院的古德哈特教授(Charles Goodhart)所想的恰恰相反,他認為北半球的人口危機會壓倒科技的影響,導致勞工急速短缺。根據他的設想,勞工會展開報復,隨著薪資增加取回自己應拿的那塊餅,全球通縮的超級循環終將在血流成河的債券市場當中結束。

研究人員估計,2030年若全球機器人數量增加30%,全球GDP將因生產力提升而增加5兆美元。研究作者寫道:「我們發現需要重複性的工作受影響最大,在倉庫工作的人面臨迫在眉睫的危險。」 

研究並指出,「機器人將逐步擴大至零售、醫療保健、飯店和運輸等領域,同時還有營建業和農業」。這些影響依照每個國家和區域將不均勻分布。

            *機器取代人力:面對機器人大軍壓境,最鐵的飯碗也難保*

2012年,亞馬遜花了7.75億美元(約台幣233.4億元)買下倉儲機器人製造公司Kiva System,並在 2014年5月誓言要將機器人擴展至一萬台,以便更快速地完成顧客的訂單。

人力一再被取代的過程

1768年,新式蒸汽機被製造出來,一系列的技術革命開闢了由手工勞動轉向機器生產的道路。這是第一次動力機械大規模取代人力的時期,傳統手工製造產業面臨空前挑戰,幾乎不復存在。而在1960年代,自動控制理論迅速發展,大大提高自動化技術的水平。越發成熟的自動化生產技術,也使越來越多生產線上的人力逐漸被取代。 

今天,另一波機械取代人力的浪潮正在蠢蠢欲動。除了機器人生產廠商Fanuc、Yaskawa、ABB、Kuka與iRobot投入心力研究機器人發展外,許多公司也開始投入這個領域。未來,機器人大軍若順利站上生產線,將又會有另一大批勞工被取代。 

為什麼機器人逐漸取代人力?

機器人的研發已持續許久,但靠機器人大量取代人力的例子卻在近年才一一出現。很大的一個原因是: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在這幾年的發展下,勞力不再便宜,生產成本快速飆漲。但是其他勞力密集國家如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地的基礎建設與人口素質,與中國卻還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距,生產方式無法順利複製及銜接。 

因為有著這樣的斷層,使得生產廠商無法繼續循著雁行理論,再度將廠房移到更有成本優勢的地方,進行技術轉移。所以商人將頭腦動到機器人上,希望機器人能夠維持低成本的生產,繼續創造高利潤。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機器生產帶給老闆什麼好處?

企業想用機器人不是什麼創新的想法,而是大勢所趨。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只要是能夠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企業都會去嘗試。而使用機器手臂、機器人正是一種越來越受到肯定的方法。 

機器人的優點多不勝數。機器操作能使生產速度變快、出錯變少更加精準。機器也完全不會粗心、不會偷懶、不會疲勞、沒有情緒。更讓老闆開心的是,他們不必支薪,也不必負擔可觀的員工福利、勞工保險、老年退休金等人事成本。更不必擔心職場環境的安全與否,也不會被投訴。 

在成本的考量下,一旦企業覺得有利可圖並開始採用機器生產,勞工想要重得工作可說比登天還難。

不只勞工需要擔心被取代

未來,不只生產線上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面對機器人世代的來臨,有更多工作將會消失。駕駛就是一項。亞馬遜除了倉儲機器人外,也花費許多心力在研發無人機商品配送服務。英國政府也與跨國咨詢公司Arup、劍橋與牛津大學相關人員共同研製一款無人車(The Pods)。並且撥款 150 萬英鎊,打算在倫敦北邊的城市Milton Keynes公路上試乘無人駕駛汽車。 

日前在知名創投公司Khosla Ventures的年度高峰會上,Google 聯合創辦人Sergey Brin認為:「自動駕駛汽車真的有機會提高交通效率。未來的人不需要擁有私人汽車,也不需要停車,你需要的時候車就會到來。(現在)我們的城市中 30%-50% 都是停車場,這是非常浪費的。」 

計程車司機也難逃一劫

在每一波革新的浪潮下,最先被取代的往往都是最沒專業、沒技術、低薪的工作,這些勞工要如何在短時間內另謀出路呢?對於產業趨勢資訊相對較貧乏的勞工們,每日的時間大部份都花在工作上了,根本無暇培養第二、第三專長。被淘汰之後大部份只能坐以待斃。 

在英國牛津大學2013年發表的《The Future of Employment》研究報告中,認為需要創造性及社交的工作,以及所需技術較靈巧的工作,都難以成為取代標的。而易被取代的工作領域則為貸款人員(loan officers)、接待與資訊助理(receptionists and information clerks)、法律助理工作者(legal assistants and paralegals)、門市營業員、計程車與私人司機、保全警衛、快餐廚師、酒保、個人金融助理(personal financial advisors)、電腦程式人員(computer programmers)。 

如今,隨著各種科技技術、雲端科技、big data的發展,機器人的工作範圍猛然擴大。不只是傳統重複性高、操作簡單的工作會被取代;只要有夠龐大的data base、成熟的運算技術,很多需要稍微動點腦思考的工作也將岌岌可危。例如美聯社開始聘用機器人,自動撰寫150-300字的公司財報新聞。雖然文章較生硬,但確實能分擔作者、編輯的業務量。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如何不被取代?

這裡不是想列舉未來機器人將會取代哪些職業,而是要誘發我們思考,該如何因應機器人時代的到來,才能使自己不會成為被淘汰的那一個。

Google聯合創辦人Sergey Brin表示:「機器在過去一世紀以來就不斷取代人力,這樣的趨勢未來也會繼續,因此並不認為在短期內對勞動力的需求會消失。他進一步說明人力需求將會轉移至更多全新領域,因為人類的慾望無窮,總是想要擁有更多的產品、娛樂、創意或各式各樣的事物。在短期內,工作機會並不會消失,只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長期來看人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娛樂活動和創造性的勞動 。」 

清大教授彭明輝認為,政府應發展第四級產業 – 藝術及文化產業,培養成熟的環境,發揮思考力與創意。也許藝術與文化產業能與科技結合,使人力能夠在數位及藝術文化創作的相關領域發展,也是使人力不會淪為取代品的一種方式。 

不過很不幸的,不是人人都有藝術天份,也不是人人都有學程式設計的腦袋。除了朝藝文創作和科技工程發展外,其他人還能做什麼?你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數十個甚至數百個未來的工作,但那些工作你可能大部份都不太懂,沒有學過相關知識也不能去做。那該怎麼辦?難道這就是物競天擇的進化論? 

對整個社會來說,這種結構性失業造成的衝擊很大,沒辦法跟上腳步的人就等著被淘汰。這時,政府必須提出相應的施政方針,才有可能解決剩餘勞力的問題。諸如:鼓勵低技術勞工參與就業輔導或技術訓練、提供誘因引導企業走向高附加價值產業……等都是可行的方案。 

但是再完善的政策總有漏網之魚,我們不可能完全依賴政府提供的幫助,而不做任何努力。最重要的改變主體還是在個人。對個人來說,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找到自己的不可取代性。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殘酷的戰場上存活。 

人類的價值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擔心自己未來無法戰勝科技趨勢,喪失已經夠微薄的薪資。更甚可能為向下沈淪而感到不安。不要太慌張,想想自己身為人類,與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或許我們無法做到像機器手臂那樣精準,無法在極短的數秒內完成龐大資料的檢索;可是如果我們停下腳步思考,便會察覺到這些使機器運行的程式卻是人類寫出來的,要讓機器做哪些事都由人類所設計和規劃的。甚至是剛剛提到的機器手臂;沒錯,它們精準,但它們卻無法針對每個物件的個別瑕疵,做細部的修改與調整,但人類卻可以。 

人類之所以獨特,正是因為我們是靠頭腦過生活,而不是靠程式。我們有自己的思維、創意、想法、美感存在。在人與人的互動之下,這些特點將互相交織,成為更複雜綿密的網絡。人類可以互相溝通討論、知道可以選出領導人來帶領團隊、看見突發狀況可以隨機應變緊急處理,這些正是人類最寶貴的資產。 

傳統公式性、例行性的工作模式將逐漸消失。為了不要被取代,未來人類的工作應朝向重視創造力、洞察力、社交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等方向發展。當機器人越是大幅成長,接手人們的工作,人類具有彈性的判斷力以及個體的獨特性,更能顯現出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更有機會使自己成為社會上不可或缺的一員。

機器取代人力:面對機器人大軍壓境,最鐵的飯碗也難保

幻羽 2020-05-26 10:21:25

2020/04/01-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採購機器人可幫助醫護人員減勞!」

民眾黨立委高虹安1日在記者會中呼籲,政府應跨部會整合,協助醫療院所添購機器人與智動化科技(如送餐機器人),從事場域清潔和餐食配送等重複性與高工時的工作,並制訂中長期的機器人發展計畫。

機器人可代勞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提到,過去醫院的志工非常多,為病人提供各種諮詢服務,但眼看疫情愈來愈嚴重,應盡量不要讓志工到醫院協助。高虹安也指出,病患分流、場域清潔和餐食配送等「重複性」與「高工時」的工作,應交給機器人代勞,以大幅減少接觸傳染風險。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高靖秋也指出,機器人不但可以避免人類犯錯,也可替醫護省下監控病人的時間「多關懷病人心理需求」,以提升照護品質。

「機器人只是協助醫護工作,不會取代現有人力。」蔡壁如補充。高靖秋也表示,可讓清潔人員到一般病房工作,高風險的負壓隔離病房則交給機器人消毒。

政府應跨部會整合
「台灣的優勢在於軟硬體整合,且製造業供應鏈非常齊全。」服務型機器人聯盟總召集人陳招成表示,未來5年服務型機器人成長率可能會高達20%,加上AI的普及和5G的建置,市場無可限量。

高虹安認為,政府應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整合衛福部、科技部和經濟部等相關單位,短期內應提供經費和科技專業的協助予醫療院所,並先導入門檻較低的科技,如可由掃地機器人改裝的環境消毒機器人。中長期而言,陳招成認為,政府應以跨部門的資源,仿照歐美、中日韓等國,制定3至5年的發展計劃。

版主回應
雲端技術發展與應用快速崛起,市場潛力無窮,如何處理龐大資料量並讓機器人具有智慧且能彼此溝通,是建置雲端系統的重要發展。我們觀察到市面上許多照護陪伴型、教育娛樂型機器人,在計算能力和記憶體的表現上,已漸漸跳脫出自身的獨立系統,亦即機器人遇到困難時,無法從自身得到解決方法時,就以所謂的群眾運算(Crowd Computing)來克服問題:利用全世界各路人馬開發的人工智慧來幫忙完成工作。

當地球上的某人有了一個新的運算方法,他可以利用機器人作業系統(Robot Operating System, ROS)快速分享給全世界的研究者,也就是運用網路可以得到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者共同分享機器人的Code(程式碼)、設計以及數據。

ROS是一個開源式(open source)的機器人開發平台,全世界的機器人開發人員皆可在此共通的平台上進行技術整合,進行相關的研究以及資源分享。我們需要讓感知、即時運動控制、影像處理、人工智慧、定位與導航等技術透過一致性的架構應用到機器人上,在走向開放資源的過程中,它的智慧與腦力將會有等比級數的進展。

2019年12月的iREX ( International Robot Exhibition,日本東京國際機器人展),多家物流機器人企業展示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動行走車)產品,當AGV運行至參觀者身旁時,ROS透過感測器測量參觀者的空間位置,進而提供對應服務操作,整個過程在幾秒內就產生了大量的分析、判斷與決策執行,這是運用ROS的效果。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開發的人型機器人,德國BMW或Bosch的無人車、中國百度的無人車開源架構Apollo,均已使用ROS做為系統整合或是演算法的驗證。ROS在高階機器人與無人車的領域上不斷提高機器人的靈敏度。

機器人智慧化應用中,ROS是最關鍵的一環,因為機器人要能投入生活或是醫療等不同應用場景,都要面對比工廠生產線更複雜的空間環境;如何賦予機器人可在任何地方行走的移動能力,必須仰賴環境空間的感知搭配自身載具導航至定點,同時判斷被服務對象與機器人間的距離與環境空間,驅動對應手臂或是夾具進行傳送服務,此處ROS系統的效用就等同於大腦中樞,不僅即時匯集環境變動數據,也同時分析機器人與被服務對象的相對空間位置,並精準做出對應。

ROS源起於2007年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直至2012年ROS發展團隊獨立,組建OSRF(The Open Source Robotics Foundation)非營利組織,為機器人開發社群提供開放原始碼工具與應用支援。ROS每年發布新版,系統核心以Linux為主,改變了原本以封閉式軟體為主的機器人開發系統,ROS的推動使機器人技術層級更趨大眾化,並建立統一的標準設計架構。

現今更是已進入到需要多台機器人協同工作的時代,需要大量影像快速、精準、不失真的傳遞。而早先的ROS特性已漸漸無法適切地處理現今機器人所遇到的各種挑戰,主要是之前的ROS以有線網路(Ethernet)為主、利用TCP/IP做為通訊協定、在單台機器內做資料傳遞,且通訊品質、通訊安全、資料處理優先權等問題讓空間定位、路徑規劃、傳動機制等多項技術的軟硬體機電整合難度提高。

ROS2.0的出現,解決了上述的缺失,ROS2.0主要用來實現多台機器人的協同工作、支援小型嵌入式系統、可做到即時控制(Real-Time)、可確保在無線環境下的通訊品質。這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縮短了機器人商品化的過程,現在ROS2.0已不斷地被驗證中,例如日本的無人車平台Autoware、DroneCode,透過ROS2.0與ROS生態圈對接、美國Intel釋出一連串與ROS2.0相關的影像和AI軟體庫。

高階機器人、無人車要提升其在人類活動環境與人類協作的親和力,強健穩定的靈敏度才能造就高效能與品質的應用與服務,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的機器人發展戰略均集中投資在包括機器人技術的革新活用。在機器學習技術不斷演進,機器人腦袋逐漸變聰明的發展下,更高自由度、更能靈活應用的機器人,被重視的程度將與日俱增。

智慧機器人技術與應用為全球重要的發展趨勢,從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以至賣場服務、居家應用、醫療照護,甚至先進製程。高靈敏度是機器人發展的重點,ROS讓彼此溝通無礙,為機器人營造更寬廣的舞台,也讓機器人未來不再僅是工廠內的獨立元件或工作站,能輕易串聯不同廠牌的機械手臂、AGV或其他設備,藉由ROS實現各種智慧製造應用場景。

(作者*黃仲宏*-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執行產業技術基磐研究與知識服務計畫產業分析師)
2020-05-26 1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