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20:48:03幻羽

第12篇-《信心銘》之【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35~36~37~38~39-六祖寺

          

  《信心銘》之【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35- 六祖寺

我們活在當下的人能夠恢復萬法一如,萬法一如能夠體悟到靈性生命的玄妙,就兀爾忘緣,才能夠當下忘卻向外攀緣,不起向外追逐的生滅意識心。

“齊觀”就是心性平等觀。

“自然”就是指妙性天然,就是指本然。

活在當下的人能夠對一切萬法都作平等觀,因為知道這一切法都是法性的遊戲,都是我們真如的幻現,所以能夠由相而歸體,能夠作平等觀。那麼一切萬法都會歸复它的本然,都會顯露它的妙性天然,讓你充滿喜悅地與一切萬事萬物同處於當下。所以其實活在當下下手的功夫就是一句話。我們與這裡的萬事萬物、與這裡的所有眾生都同處於當下,自然就會充滿喜悅。

我們能夠跟遠山之巔的落日餘暉同處於當下,我們和那一隻翱翔在晴空的小鳥同處於當下,我們與兒童純真的笑容同處於當下,我們與流動的小溪、與盛開的鮮花同處於當下,我們或者也與輕拍海岸的浪花同處於當下,或者我們也與電閃雷鳴同處於當下。

當我們能夠與萬事萬物都同處於當下的時候,萬事萬物就會顯露它法性的光輝。我們沒有任何的思考,不需要很費力絞盡腦汁地思考,自然會呈現萬物的本源。

實際上明心見性的旅程,它的起點和終點都在這裡,而唯一能夠到達的時間是當下,活在當下使我們完整地、誠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切萬法都會顯露出它的妙性天然。所以三祖教導我們說:“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 

                  

                                          《信心銘》之【泯其所以,不可方比。】-36-六祖寺

這個“以”就是根源,需要將自己從受局限的大腦世界之中解放出來,要契入到佛的世界,就是要泯滅導致我們活在大腦虛幻世界的根源,那就是妄見。泯其所以,泯其導致的根源,那就是妄見。泯滅妄見就能夠入於如來離言說的不可類比的、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如來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就能夠切入了,所以不可方比。

為什麼不可類比呢?因為如果你想理解、想形容就已經是大腦思惟,我們的靈知本來遍照法界,而你想知道這個靈知就是妄念了,“知見立知”。如果你認為自己開悟了,或者你認為自己活在當下,那麼你就被大腦思惟欺騙了,你其實又被吸回了大腦世界。

因為活在當下,它只是純然地處於合一和本然的狀態之中,沒有想法,沒有內在的評論員。所以活在當下是真實的,但是你認為你活在當下就是大腦思惟了。開悟的境界也是真實的,但是你認為你開悟了,這個是虛幻的,因為那個,你裡面就有一個內在的評論員,你就有貼一個標籤,你就是大腦思惟,所以不可方比。

那麼怎樣才能夠泯其所以呢?當你被困在噩夢之中的時候,夢不允許你醒過來的時候怎麼辦呢?首先你要找出是哪一些噩夢纏住了你,然後照亮它,你就能夠甦醒過來。

我們有三個噩夢:

第一個噩夢是你生生世世的記憶,就是你過去意識能量的集合,它形成了、導致了你的大腦思惟,把你拉回頭腦那個過去、未來的世界,使你無法甦醒過來,使你沒有自由。

第二個噩夢是你壓抑的情緒形成了痛苦之身。過去壓抑的情緒沒有被釋放,你就無法安住於當下,當你的痛苦之身被觸動的時候,你就會被拉出當下時刻,你就進入到過去的經驗中,進入到過去的追憶之中。

唐詩所說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其實你就已經離開當下的時刻,被拉回到過去的世界了。你又將過去的經驗投射到當下的世界,就使你沒有自由,使你不能夠在當下見到永恆。

第三個噩夢是你與他人與眾生糾纏不清,形成了業力,業力蒙蔽了智慧眼。

第一個噩夢是所知障,第二個噩夢是煩惱障,第三個噩夢是業障;也可以說第一個噩夢是法我執,第二個噩夢是人我執,第三個噩夢是集體無意識。西方的臨床心理學他們的發展會察覺到每個人他都會帶有集體無意識。

如果我們看到賊的腳印就容易抓住賊,當我們把覺照的智慧帶入噩夢之中的時候,我們就會甦醒過來,當我們真正地肯定自己有明心見性的智慧能力的時候,我們深信當下是唯一的生命真實相,是唯一明心見性的下手之處的時候,我們就把覺照的智慧帶入了噩夢之中,我們就從夢中醒來了。

而禪的修法就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活在當下並不以開悟成佛為目的,如果你有這些念頭,早已就不是活在當下了;活在當下的目的就是全然地活在當下,活在當下既是起點也是終點。

活在當下也就是禪門所說的“一超直入如來地”。和此時此地的萬事萬物都同處於當下。當你的念頭冒出來的時候,要允許念頭的存在,這也是當下的真實相,會有念頭冒出來,但是不要陷入其中;不放縱自己的念頭,也不去試圖阻止念頭。當念頭生起的時候,你只要看著頭腦是如何忙碌的,然後回到此時此地與你同在的萬事萬物之上,法我執就會放鬆下來,就會停止斟酌、思量,與你能夠看到、能夠聽到、聞到、嚐到、碰觸到、感覺到的一切都同處於當下,與你的身體同處於當下。

所以我們一直鼓勵大家要打好基礎,是要先修十天的內觀禪。覺知呼吸,培養專注力;覺知感受,培養洞察力。我們與我們當下的身心相,真心的真實相同在的時候,我們就能甦醒過來。修行要從當下開始,要從身心相開始。

當你動的時候就覺知你的動作,並與之同在;當你行禪的時候也覺知你的行走,並與之同在。就是“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信心銘》之【止動無動,動止無止。】-37-六祖寺

當你想止住動的心,就會發現本來無動,不需要加一個止的動作,止動本無動。當你要把動變成停止的狀態,你就會發現沒有什麼可以停止的,你加一個讓它停止只會動得更厲害,動止本無止。也可以說止動本無動,是從法性上說,動止本無止是從法相上說。

當我們用大腦思惟的時候,就性相都迷失;當我們能夠真正活在當下的時候,法性顯耀出來,法界性當下顯露,而一切法的真實相也都呈現出來。法性本來是如如不動的,妄心卻是生生滅滅地向外追逐;法相本來是生機勃勃的,妄心卻把這個生機勃勃的花、桌子、萬事萬物都看成是靜態的,靜態的就是死的,把它看成是沒有什麼變化的,看成是死氣沉沉的,其實這個你就沒有看到真實相。

所以說當我們用大腦思惟來看的時候,我們只是認識了花,給它貼了一個標籤,我們沒有看到花。看到,是真實相;認識,是大腦思惟的標籤。所以大腦思惟是由過去心累積的知識構建的,不僅僅包含了今生的記憶,也包含了所有過去生的記憶。還有在你之前活過的所有人的集體記憶,那就稱之為集體無意識。

當你在大腦思惟的層次來體驗生命的時候,大腦就會對當下的所有事物說:“我已經認識你了,對你我已經有了想法和判斷,所以我不需要與你同處於當下,我不需要在此刻認識你,因為我早在過去就知道你了。”

這樣就將當下的、動態的、生機勃勃的、顯露靈性能量無處不在的、當下顯現法性的這些萬事萬物都看成是靜態的沒有生機的死物了,這個就是錯覺。所以我們一直活在這麼一個錯覺的世界裡面,還把它當成是真的,我們一直活在無明系統裡面,還認為自己很聰明,其實這些都是錯覺。

大腦思惟只能通過記憶知道過去的事情,然後將它們投射到當下的時刻來解讀萬事萬物,貼一個標籤,並不能夠真正地看到萬事萬物,這樣不但是扭曲了當下時刻的真實相,也使你無法體驗到生命的真實相,所以大腦思惟就會使我們在法性法相上都迷失,因此三祖就教導說:“止動無動,動止無止。”放下妄想心,真心當下就現前。 

                        

                                             《信心銘》之【兩既不存,一何有爾。】-38-六祖寺

相對的二元既然不存在,當然你就不可以說有一個“一”。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一個廣泛流傳的說法,叫做“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很多人看了一點書,就以為自己懂禪了,到處問人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其實這兩句話不成立,前半句說得糊塗,後半句更是瞎問。萬法從來就沒有歸過一,歸一不過是自以為,“一”更加沒有一個歸處,如果有一個歸處,那歸處就變成了二,為什麼?因為有能歸有所歸,結果就變成“二”了。 

                                             

                               《信心銘》之【究竟窮極,不存軌則。】-39-六祖寺

究竟窮盡一切法的真理,到達根源、到達起點,那就稱之為究竟窮極,你就會發現不存在一定的軌則。

一切的修行法門歸納起來就是兩類:一類是在法性上來修明白心,一類是在法相上來修清淨心。法性上修明白心是開顯無我律;法相上面修清淨心是遵循因果律。法相上面,日月星辰都有一定的運行規律,運行軌則;但是如果我們究竟窮極到法性上,那就是萬法一如,萬法一如當然就不存在軌則了。

在時間的世界裡面,萬事萬物都有它生住異滅的軌跡;在當下的永恆世界,心性不生,本無一法。本無一法,何來軌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