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11:52:07幻羽

【行走世間的生命修行】

 

                       【行走世間的生命修行】 

倘若厭倦了城市的喧囂,看透了城市的浮華,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虛榮感的爆棚。反而嚮往山水田園的純淨,尋求樸實歸的自由、平淡與寧靜。沒有摩肩擦踵的人潮,沒有燈紅酒綠的誘惑,會讓一個人的內心安然無恙,不再有所悸動,拿得起放得下,眼下浮動的一切不過四大皆空。

而很多人被太多的兒女情長牽絆,連多愁善感也被渲染得驚天動地,想去遠方的夢也被束縛和磨滅。雖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可一旦有了牽絆,那股說走就走的瀟灑勁兒說沒就沒了。只能陷進無盡的想像,達成身未動心已遠的共識。而一顆浮躁的內心,必定是沒有看過世界,必定沒有出去行走,所看到的事物遇到的人,都是表面的膚淺,而沒有探究內在的本質。而一顆沉穩的內心,必定是走過了山重水複,看過了柳暗花明,有著非比尋常的際遇,才擁有如此深不可測的城府,內心才如此深沉。

城市裏的人都活得很累,過著快節奏的生活,了在陌生的城市站穩跟,每天朝九五;了混得風生水起,每天得魚死網破。上班的時候用身體去換取金錢,下班的時候用金錢去透支靈魂。而有時候回過頭想想,人生短短幾十載,到生命的終結並不能帶走什。可人的一生,倘若沒有一點成就,似乎也是白活。總得在這個世界留下一點痕跡,才能算以你為名的方式存在。

倘若一個人無欲無求,那便是佛的境界;倘若一個人有欲有求,那便是人的本性。一個人無欲無求,會認是不思進取;而一個人有欲有求,會認是積極向上。快樂從滿足中求,煩惱從多欲中來。適度的欲望是滿足,無度的欲望是野心。而人性的弱點不僅是利、名、位、權、情等等使人頭腦發昏,認不形勢,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失敗的後果。

放任欲望無限的膨脹,會讓人的思想曲變形。人性的缺點中,語言也是最致命的打擊,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當用語言刺激別人最柔軟地方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很爽一樣,只是一時無法控制情。而一個人別太好,的好就像一塊糖吃了就沒了;而一個人的壞,就像一道,會永久留下印記。有時候寧願好得不徹底,也不要壞得不完全。往正道上走,走得再慢也會一步一步接近目標;往邪道上走,走得越快墮落得越深。

在這大千世界,每一個人都是苦行僧,都曾在這塵世間行走。墜入紅塵時,曾在愛恨情仇裏沉淪,曾被兒女情長所牽絆。踏出紅塵時,曾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曾有四大皆空、與世無爭的脫。也許對於情感而言,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種捨得情懷;對於世界而言,來去自如是一種瀟灑心態。

看遍了人世間的明爭暗,也就再無更多的心思去爭個你強我弱。看透了人世間的爾虞我詐,也就再無更多的心思去尋求名利權位。很多時候,對於很多東西不輕易放棄是一種永久的執念;很多時候,對於很多東西輕易放棄是一種當下的滿足。一回頭發現,我們追尋很久的東西其實並沒有表面的那完美,當被外表的浮華蒙蔽雙眼的時候,才發現只不過是表面假像掩蓋了本質,最終也只能怪自己眼拙。

執著於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踵而來;而沒有執念,當下滿足,自然而然步履輕。我們常在得到與失去之間感悟,也常在得到與失去之間感傷。得到的容易失去,而失去的未必會再次得到。有時候,了得到尋求的東西,歷盡千帆,兜兜轉轉,最後才發現尋求的東西並不適合自己,得到了只是給了心靈的慰籍,治癒內心的創傷,滿足內心的欲望。而失去的東西,會感傷,會向過去緬懷,會惶惶不可終日,以從此沒了這樣東西會山崩地裂。

得到的東西而言,是幸運的;對失去的東西而言,是不幸的。而上蒼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會讓所有幸福都集中到身上。給了愛情未必讓擁有金錢,給了金錢未必讓得到快樂,給了快樂未必讓得到健康,給了健康未必讓如願以償。而在這個物欲縱橫的社會,每個深處塵世的人都有欲有求,都有著各自的需求和欲望。

當成長到一定年歲,面對外界也能各自獨立,各自自立。思想獨立,精神自立。一個人時會用思想獨立富生命,會用精神自立充人生。會思想獨立時堅,會精神自立時頑。一個人時很美很浪漫,一個人時很靜很淡雅。少年時貪玩,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很多人年輕時肆意妄,年老時卻累積下很多頑劣;年輕時自省自律,年老時積攢下無數稱謂。年輕時的奔波勞累才會換來年老時的安穩停頓,而不是年老時的奔波勞累換來年輕時的安穩停頓。 

當走過前半生,會發現一生中僅剩下不可多得的後半生。前半生在傾其所有的打,而後半生在傾其所有的感悟前半生。人的一生都應該是乾淨的,無論面孔、衣裳、還是心靈、思想。奔波的勞碌,世故的瑣碎,交織成生活的原汁味。熙熙攘攘間,很多人都走丟了自己最初的樣子,都市的繁華裏,心卻找不到一個安放的地方。當遠離喧囂,回歸寧靜,遠離混濁,也就不世間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態所迷。而一個一生都不願去折騰的人,未必就胸無大志,未必就無所作。一個人一生折騰的時間越多,人生閱歷自然而然也就不曾淡泊,每次的際遇也自然而然會深入內心,不曾滄桑空白。

每個人來到這世間都有不同的活法,都已自己最獨特的方式存在。有的人看似活著其實已經死了,有的人看似死了,但卻活得比每個人都明白。當出生的時候,周圍人都笑了;當去世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哭了。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一生中遇到無計其數的人,從起初的一大群人上路,到最後的一個人上路。對於世界而言,只是多了一座墳墓;對於某個人而言,就失去了整個全世界。

也許我們都喜歡熱鬧,害怕孤獨,而人的一生,何嘗不是一場孤獨的行走,誰都不是誰的誰,無論走什樣的路,無論有多少人陪伴,無論是經歷了錦世繁華,還是貧寒交加,都是起初孤獨的來,最終孤獨的去。而人的一生儘管大喜大悲,儘管大起大落,儘管不能讓人處處滿意,但也要熱情的活下去,不能喪失了最後一絲熱忱。去愛的東西也很多,不能因一個不滿意,就灰心落寞。走到生命盡頭,不管是慈悲胸懷存在這個世界,還是邪惡心腸存在這個世界,都願感恩這個世界,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善良的人性之美。這種人性之美,能獲得寧靜和安詳,也能磨滅怨氣和煩惱。 

盧梭曾說: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因此生命不在於活得長與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生命不在於活得苦與累,而在於感觸的多與少。生命倘若給無數張面孔,應該永遠選擇最疼痛的那一張去觸摸。因那些疼痛會讓記住,所有的安逸和舒服都是疼痛換來的,也不能辜負所擁有的所有疼痛。一個人要走很長的路,經歷生命無數突如其來的繁華和蒼涼才會變得成熟。而在成熟身上投注了太多的感情,這樣換來的成熟註定是一個很痛的詞。

很多感情往往很平淡,但卻被一往情深渲染得波瀾壯闊;很多感情轟轟烈烈,但那種濃烈卻因熟悉而悄無聲息。也許別人在的世界光鮮亮麗,而在別人的世界卻是隱姓埋名。要習慣任何人的漸行漸遠,也要習慣任何人的忽冷忽熱。別人有別人的歡度,的不歸路。也許這世界並不是對的公平,但得默然接受,倘若這世界無法改變,那也能改變自我。要有的主見,不要習慣性的接受別人加的思想。生活在自己的意志裏,才會過上正獨立的生活。

而人只有當身邊失去了所有依靠,才會毅然決然的成長和獨立。而當前半生都在搏到感動自己的時候,而後半生卻在回望感悟的前半生。會發現自己在混沌中長大,有太多揮不去的是記憶,感歎留不住的是年華,不起的是失落,放不下的是親情,輸不起的是尊嚴。

誰都沒有比誰的生活容易,只是有的人哭天喊地,有的人忍痛繼續。生活有時會給一個巴掌,讓楚殘酷的現實,不會給留有任何餘地。生活有時也會給一點蜜意,讓你絕望的時候也能拔地而起。當歷經了所有苦難,才會以另一種氣勢凱旋而歸;當歷經了所有苦難,才會以另一種堅毅存活。生活不會叫人處處滿意,但也要熱情的活下去,不要因一個不滿意,就灰心喪氣。

生活有開始,也有結束;同樣,生命有開始,也有結束。生活的開始是繼續,生活的結束卻是止步不前。而生命的開始是出生,結束卻是死亡。不管一種方式存在,也不能丟失了對生活的那最後一絲熱忱,因生活中每天的精彩還在繼續上演,不能辜負了所有的苦難。

每個人存在的目的都不盡相同,有的人勵志於改變這個世界,有的人扛起國家,有的人獨鐘於事業,有的人偏愛於家的幸福。而對生活而言,可以堅持也可以放棄,堅持心裏最有量的位置,足輕重非同一般的。放棄心裏不一提的,微不足道的。而放棄是另一種堅持,錯失了夏花的絢爛,必將會走進秋葉靜美。正確的開始和堅持一定會延續下去,錯誤的開始和堅持一定要適可而止,抽身而退。

現在所有的努力不是了感動誰,也不是做給誰看,而是了不辜負所有的苦難,而是隨時有能力跳出厭惡的圈子,並擁有自己的權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而任何努力都需要踏實地,所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在作秀。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別聽了別人的忽悠,而丟失了自己的主見,因最終的結果都得自己獨自承擔。自己一意孤行追尋的夢想,就不要害怕人煙稀少;自己一意孤行選擇的道路,就不要在乎質疑和嘲笑。當陷入望,那一定要地反擊;當陷入悲傷,那一定要樂此不彼。

倘若生命裏沒有了黑暗,那的生活必定是一帆風順,到處是刺眼的陽光;倘若生命裏沒有了陽光,那的生活必定是跌宕起伏,到處是悲傷的眼淚。但要相信黑暗總有消逝的時候,陽光總有透的時候,朝著陽光走,影子會在身後,刺眼是對的方向,逆風更適合飛翔。而生命中的每一次磨礪,都會讓的一生折射出異常的光芒,讓的身心煥發出不一樣的香味。而生命都是時間的背影,都是時間的水滴,都是宇宙的塵埃,都是一場輪回的過客。而不管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該在這場生命的輪回裏,給世界留下最美好的一面,這也許才是一種最虔誠的感恩。

有的人,因獲得而深感幸運;有的人,因失去而懊悔。紅葉經霜而赤,臘梅暮雪而馨,自然界的風霜雨雪,鑄煉和淨化了們的心靈,而使他們走向了生命風景的極致。人一生的境界昇華,也離不開一路坎坷的鍛造,離不開一路困境的提升。有時候要沉澱自己的內心,遠離了喧囂,也自然而然不被外界浮躁。晨鐘的揚應不了暮鼓的悠遠,升幻的浮華撐不起落萎的凋零。而生命裏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歡。

生命裏未表達的情永遠不會消亡,們只是被活埋,並將在未來以更加醜陋的方式湧現出來。有些情在心裏一旦滋生,即使時光荏苒也無法平息;有些情上一旦體現,即使歲月遊走也無法消逝。一個人的情或許透露著悲歡,或許湧現出憤懣,也或許承載著情感。

一個人的情懷到達一定的地步的時候,可以說上升成了一種情懷,一種慈悲情懷,一種大愛情懷,一種理性情懷,一種感性情懷,一種抵觸情懷,一種質疑情懷,一種豪邁情懷,一種壯麗情懷,一種歌頌情懷。尼采曾說: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人懂你,而是懂你自己。或許在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去,別人也闖不進來。總會在心裏設下一道防線,別人即使想靠近也會因為你設下的防線避而遠之。而世界上總有一個懂你的人,不言不語他依舊知道的示意,置之不理他依舊熱情洋溢。總有一種遇見,是心靈的慰籍;總有一種相依,是命中的歡喜。

每個人都是一條穢的河流,只有成大海的時候,才不會被周圍的染。當生命如濁的水沉澱的時候,才會一如往的純淨與澈;當生命如蓮一樣高雅的時候,才會一如往的出淤泥而不染。而人一旦知道自己而活的時候,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如果遭受了痛苦,也不要向人訴說,尋求同情,因一個有獨特性的人,連他的痛苦都是獨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瞭解的,別人的同情只會解除的痛苦的個人性,然而降低平庸的煩惱,同時也貶低了人格。而就算人生是出悲劇,也要有聲有色的演出,不失去悲劇的壯麗和快慰;就算人生是個夢,也不失掉夢的情致和樂趣。

一生中的少年是夢歌,中年是一部小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平淡的生活將生命堆積成了一個精彩的人生,感召著的靈魂和身心,讓日漸成熟。而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質。生命有糾結也有釋然,有選擇也有割捨,是萬般的無奈也是美麗的期待,沒有眼前的一望無邊,何來生命的豪邁。驀然回首,生命一切不過過眼雲煙,也恍如夢境,隨夢境荒蕪了,隨初陽遮融了,隨浮萍散去了。是睥睨塵世也好,目空一切也罷,漂泊在歲月裏,行走在天地間,縱然看盡風華,悲歡各占一半。

~∴~∴~∴~∴~∴~∴~∴~∴~∴~∴~∴~∴~∴~∴~ 

在世間生存、生活、生命的每個人,由於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對世界的認識程度的不同,以不同的狀態生活著,我們自己是否有所察覺?

1、處在生存層面的人

處在生存層面的人,他的核心特點不光是在外在,正是體現在他的內心裏頭。他所做的所有選擇,都是被逼迫的,只有這樣做,沒有別的選擇,他關注的所有事情的核心,都是以物質表現的。

處在生存層面的人,有些是周圍環境的困苦所逼迫的。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話是,,我沒有辦法,我必須這樣做,上必須要去加班。比如被那種無良的包工頭去加班加點的幹活。還有的了生計,在外面四處奔波。

所有的事情,他感受的只有兩樣東西,一種是來自前後左右的逼迫,家裏的,外面的;另一種是來自自上而下的壓迫。這是一種處在生存狀態下的壓力,使人只能感覺到在生存而扎。但也有一些人,身價億萬,但是還是有比他更牛的人,一個電話,他還是會屁過去。這個跟他有多少錢,沒有本質的區別,正的區別在他的內心裏,他正關注的是物質,當他有一百萬的時候,在他眼裏看見的是一千萬,當他有一千萬的時候,在他眼裏看見的是十個億。

對這種人處在生存層面的人來說,在他眼裏只有兩樣東西是最重要的,一種是已經失去的東西,一種是還沒有得到的東西。在他眼裏,從學習的層面來講,他所學習的所有知識,都是了滿足生存需要的,都是獲得物質的手段,好讓他沒有得到的東西在今後的日子裏能得到。問題是一旦得到了,對他來說又一點都不重要了!這是一種處在生存狀態下的人的典型特點。他對人生的整個感受就是一個字,苦

2、處在生活層面的人

處在生活層面下的人,有一些變化,他除了對物質關注以外,還會關注思想和意識。這種人的一個表現形式是什呢?他有一個個人愛好,而這種愛好,是以藝術的形式表現的。在公園裏大家看到,一些老人湊在一起吹拉彈唱,自得其樂的,有些寫寫書法,搞搞雕刻,還有些人做做手工,這些人在自己的生活中能找到自己的樂趣。他們對藝術有一種感知。

處在生存和生活層面下的兩種人,在一幅名畫跟前,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是不一樣的。第一種人,看到這幅名畫,比如說是閻立本,吳道子的人物畫,馬上會問,多少錢?第二種人看了會說,他畫的是什,想表現什樣的意境?這兩種人的關注點是不同的。這就是兩種人的自然流露。

3、處在生命層面的人

第三個就是生命,處在生命層面的人,關注的是精神和心靈,關注的是整個宇宙的規律和本質,關注的是自己生命的本質和最終追求。人在出生的那一刻,最接近生命的本源。書裏有一句話:大人者,不喪失其赤子之心者是也。大人,就是保證生命的本來的那種狀態。

現實社會中,大家都在關注生存和生活這兩個層面的東西,生命的東西被人關注的越來越少。這個完全倒了。俗世中生活,心靈已久被物質所束縛`,人們尋求生命初時的那種本狀態、尋求生命的本質,就變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

大部分人,經過個人的努力奮,改善了生活條件,從生存態過渡到了生活態,便心滿意足,停留在那個狀態,根本不會生堅決的進一步追求生命本的發心。

4、修道

一個人所處的物質條件好壞,與其到底按照生存、生活、生命中的種方式生存,沒有必然聯繫。大部分人在一生的奮經歷中,在心態上,可能都會經歷過這三種狀態。在生活中,這三種狀態甚至是互相穿的,壓力大的時候,人不知不覺就處在生存狀態中,有時心情不錯了又轉到生活狀態中了,一旦被某件事或某段話觸動了,又轉化生命狀態中去了!

我們修道,也許就是,將自己的心,先完完全全紮進生存生活的狀態中,去仔細體會、琢磨、錘煉。待到那一顆心磨的平淡了、光明了,正能不受束縛的從生存生活中解脫出來,不陷入生存態中,被壓迫的整日裏戰戰兢兢,或是變成一個純粹的物質追求者,也不會了那生活態中的虛假安適而流連忘返。

這樣的經過磨練的一顆心,自然就能在在那生命態中呆的更久,而後方能尋求到生命的終極意義。

“行走世間的修行”的图片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