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9 23:38:36幻羽

【禪門修證指要─本寂無住-9】


 

               【禪門修證指要─本寂無住-9

                           ─頓悟之剎那─

頓悟,指謂頓然領悟!是漢傳佛一個很獨特的論點,一般被認始於支道林與竺道生。此派認成佛開悟,進入無生法忍,是一個跳躍式的過程,而不是漸進式的。與此相對,稱漸悟。漸悟指修行過程中必須分許多階次,只有長期的甚而累世的努力才能達到證悟成佛。漸悟認,成佛有次第性,要一階一階向上,慢慢淨自己的業障、見惑與思惑,經歷三大僧祗劫的修行,最終才能成佛。

頓悟與漸悟是漢傳佛一個重要的義爭論,在南北朝劉宋時期展開。最早主張頓悟義者,東晉支道林。支道林讀《十住經》,認修行至第七地時,已得無生法忍,諸結頓斷,即是頓悟。在七地之前,則是漸修而至。

劉宋時,又有竺道生,以《涅槃經》佛性常住不滅的道理,主張頓悟佛性,則一切具足,因此,只有進入十地之後,才能稱頓悟。後世以支道林小頓悟派,而竺道生大頓悟派。禪宗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即是主張頓悟。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

藏傳佛著名的拉薩論爭,由摩訶衍與蓮花戒兩位大師展開。摩訶衍主張頓悟,而蓮華戒主張修行必有次第。後吐蕃贊普支持蓮華戒的論點,將主張頓悟的禪宗逐出西藏。但在大圓滿法與大手印中,仍然可以看到頓悟的思想。

 

六祖在壇經裏提出頓悟念的內涵大致有幾方面

第一迷聞經累劫,悟則刹那間一刹那間妄念俱滅,可見頓悟指人之思維的突變或飛躍。

第二頓見如本性頓悟菩提,可見頓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於人皆有佛性,所以頓悟功能人皆有之。

第三 頓悟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無念,可見頓悟結果不染著一般的念或一般的煩惱之法。

第四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我于忍和處(指在五祖那裏),一聞言下便悟,頓見如本性,是以將此法流行,可見六祖認自己和其師五祖均已經頓悟之

實際上人類所有的創造性思維都帶有突發性,因此凡創造性思維都可以稱之頓悟,比如靈感、直覺等等。然而距離六祖的唐代近千年,人類才開始全面關注和究頓悟問題。

首先,在二十世紀初出現了天才靈感論,但這種理論比六祖的頓悟理論低一個檔次,因這種理論認靈感(頓悟)不是眾生天生的本能或本性,而是天才人物的特性。

不過不久,人們發現頓悟是創造性思維的普遍形態。現代心理學家用著名的黑猩猩學習用木箱梯子登高摘香蕉的實驗,論證了連高級眾生也具有頓悟之本能。

接下來,人類開始對頓悟思維內在的資訊機制進行分析和究。很快出現格式塔理論,揭示了頓悟是思維中的舊的格式塔(即舊的邏輯)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新的邏輯)被創建的過程。同時,格式塔理論還用實驗明確指出,人的頓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無師自通的。

再接下來,現代心理學家們發現,任何頓悟必須有明確的思考問題大前提,同時頓悟必然對此問題經過長期、認真、甚至艱苦的思考才可能出現。

最後,頓悟的一系列特徵被人們發現和驗證。比如,頓悟有突發性、誘發性、偶然性、極度快樂或豁然開朗之特性等等。甚至,有不少現代心理學家還發現頓悟與人的非記憶性的潛意識有關。

總之,現代科學不但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面地肯定了上千年前六祖提出頓悟概念或理論之非凡天才,而且真正將頓悟概念或理論從所謂率先成佛的宗教誤區中解放出來,成為人類不離世間覺的卓有成效的有為法。

 

心理學中的解釋

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穎悟。格式塔派心理學家指出人類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頓悟。當人們對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問題情境中的各種關係並產生了頓悟和理解。有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其特點是突發性、獨特性、不穩定性、情緒性。

動物的頓悟學習

頓悟學習(insight learning)是動物利用已有經驗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包括瞭解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簡單的頓悟學習是繞路問題,即在動物和食物之間設一道屏障,動物只有先遠離食物繞過屏障後才能接近食物。章魚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魚類和鳥類經過多次嘗試才能獲得成功,哺乳動物(如松鼠、大鼠和浣熊等)能很快學會解決這個問題。(注:章魚不是魚,屬於軟體動物。)

黑猩猩是除人類以外頓悟學習能力最強的動物,關於黑猩猩頓悟學習能力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紀20年代由苛勒(W.Kohler)完成的。在後來越來越複雜的實驗中進一步證實了黑猩猩有著極強的頓悟學習能力,甚至在解決某些難題方面,已與人的能力相接近。

 

苛勒的頓悟實驗

在格式塔派心理學家苛勒的實驗中,著名的有接竹竿實驗。在接竹竿實驗中,苛勒將黑猩猩關在一個籠子裏面,籠子裏有兩根能夠接起來的竹竿,在籠子外面放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須把這兩根竹竿接起來。黑猩猩被關在籠子裏面之後,它先用手去夠香蕉,用一根竹竿夠香蕉,經過這樣的嘗試之後,黑猩猩不能得到香蕉,這時黑猩猩就會停下來,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標物),把兩根竹竿在手裏擺弄,偶然地使兩根竹竿接了起來,它就會很快地用接起來的竹竿去得到食物。黑猩猩很高興自己的發明,不斷重複著這一獲得香蕉的方式。

苛勒發現,黑猩猩並不是像小貓那樣通過盲目嘗試錯誤的方式逐漸學會如何拿到香蕉的。相反,黑猩猩蹲在地 ,似乎在思考問題。然後,它會突然將兩根短竹棒拼接成一根長棒,成功地將籠外的香蕉夠入籠內。苛勒認為,這是黑猩猩突然理解了籠、兩根短竹棒、籠外香蕉等所有事物的相互關係之後的行為。
 
苛勒認為,學習是一個頓悟的過程,而不是嘗試錯誤式的。頓悟往往跟隨在一個階段的嘗試與錯誤之後發生,但這種行為不像桑代克所描述的那樣,而更相似于一種行為假設的程式,動物在試驗了這些假設以後,便會拋棄它們,它往往是頓悟的前奏。所謂頓悟就是動物突然覺察到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動物領會到自己的動作為什麼和怎樣進行,領會到自己的動作和情景、特別是和目的物之間的關係。動物只有在清楚地認識到整個問題情境中各種成分之間的關係時,頓悟才可能發生。

頓悟的過程也是一個知覺的重新組織過程,從模糊的、無組織狀態到有意義、由結構、有組織的狀態,這就是知覺的重組,也是頓悟產生的基礎。

動物的行為在停頓以前,往往是嘗試錯誤式的,在停頓之後,其行為往往是有序的,動物就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新的、更好的方法,就可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動物一旦通過頓悟解決了課題,就有一種對於類似課題的高度遷移,動物在試驗中表現出的高水準的保持和理解,這同樣有助於順利遷移。

 

禪宗傳承

禪宗素有一花五葉的說法,指的是初祖達摩(一花)二祖至六祖(五葉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也有人認為是六祖及其門下的五個支派。

禪宗發展到現今,由於該法的特點,在寺廟中已經較少見到,特別是頓悟禪法。民間則有少數研究者,例如南懷瑾、王紹璠、吳鐵夫等,其中吳鐵夫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發揚頓悟禪法的觀點,並在臺灣出版了《就是叫你一念成佛》(2007,大千出版社)一書。

禪宗講求悟,頓悟教育與禪宗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是一個不斷地的過程,我們在教學生學習中增長知識,在思考中提高認識,在受教中明白道理……正因為有了,人才能不斷地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從衝動中找回理智,從混沌中發現覺醒,才能看破是與非,明晰對與錯,分清好與壞,辨別美與醜。學校的思想教育對學生啟迪心智、啟發引導,其實也是一個促進和提高覺悟的過程,但至於是頓悟還是漸悟,這不能一概而論,它因人、因事、因時間而不同,還得視具體情況而定。自己本身不信禪,但我相信兩種覺悟的方式。個人認為,我們一線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和發揮好這兩種覺悟,善於運用它們扎實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首先,拿課堂教育來說,言傳身教不可能讓學生一下子都頓悟,明白自己所闡述的道理,即使是講得再精彩再有道理、聽得再集中,也總有學生一時難以覺悟,因為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這是必然情況。因此,我們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過分一味的苛求,寄希望於通過一兩節甚至幾節教育課就達到非常完美的教育效果。既然不可能頓悟,就要讓學生漸悟,這樣說來思想教育還得從長計議。

所以,對於學生的日常教育,要審時度勢,靜下心來,要認認真真地抓好每一次啟發、每一次引導,注重搞好教育其實也就是抓好了教育,不是沒有效果,而是效果在積累,學生在不斷受教中漸悟了。實踐證明,教育只有經常抓、抓經常,扎實抓、抓扎實,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在點點滴滴中不斷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思想教育需要漸悟絕不是完全絕對的,有些工作也是可以頓悟的,比如隨機教育,完全可以讓學生陡然醒悟、豁然開朗。因為這種教育的方式比較隨意,而針對性卻比較強,往往是針對某種現象或某個事情,只要道理講得到點到位,學生就容易接受。尤其是我們在與學生進行個別談心,或者是做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時,往往有時一句有份量的話語、一個舉動甚至是一個眼神,都有可能讓學生頓然覺悟解開心結。所以,在隨機教育中,我們要注重把握時機,善用靈活方法,爭取做一次工作就能讓學生心有所得,備受啟發。

究竟是頓悟,還是漸悟,我們帶學生要善於把握並學會運用,一邊教學,一邊頓悟教育,這樣思想教育的功效一定事半功倍。

在禪宗來說,根本沒有漸悟,只有頓悟。例如一個人睡覺,醒的時候一醒便立即醒,不是醒很久才醒。開悟亦如是,只有頓悟,沒有漸漸悟。能夠明心見性才叫悟。在文字上的了解,也不能說是悟;惟是這頓悟與你平日聽經或誦經有關。你了解以後,必須要用功,如火燒水,慢慢令到了解成熟。所以佛教講解行並重。知道什麼是妄心,屬於解;以佛法除去妄心,屬於行。當妄心滅,即見實相般若,亦即是悟到自己的佛性,便是明心見性。是頓悟,是因用功而証得的。

       
 

                    釋聖嚴法師說:頓悟與漸悟

頓漸的問題,許多人都要誤解,總以為頓教的法門與漸教的法門,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修行法,許多貪圖便宜的人,也都偏愛頓教而妄斥漸教。大家都知道,禪宗是主張頓悟的,是主張不立文字直指心源的,是主張前念迷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的。除了禪宗之外,沒有一個宗派,能像如此直截了當而開門見山的了,所以禪宗的許多人,往往要批評學漸教的人,是知解宗徒。

其實,頓漸兩種法門,乃是一體的兩面:頓是由漸而頓,漸是因頓而漸;沒有漸,決沒有頓,有了頓,必先有漸;漸是頓的成因,頓是漸的結果。

這個問題,我在1958年,就已有了這樣的見解:所謂頓悟,乃是最後一念的點破,或最後一緣的成熟,……就如一個孵了二十來天的雞蛋,如因小雞無力掙開蛋殼,經母雞輕輕用嘴一啄,小雞便會脫然而生,並且生氣盎然,但這母雞的一啄,也是最後一緣的助成。同樣的,我們學佛,因為往昔生中的根機深厚,所以生到現世,只要偶受一個禪門所說的機鋒,便可一念點破,而頓超悟入凡上的聖域。那麼所謂頓悟,也沒有什麼神秘可言了。

因此,若從佛的果位上看眾生,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有成佛的可能,所以佛視眾生等同於佛,這是頓教;若從眾生位上看佛,眾生雖可成佛,眾生成佛必須經五十二個階位的長期修行,才能到達佛位,這就是漸教。到了漸修的圓滿,佛的果位,亦必頓然顯現──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反過來說,頓也是漸的開始,漸乃是頓的實踐,頓是漸的啟發,漸是頓的延續。

因為,中國禪宗所稱的頓悟,是指頓時悟到佛的知見──法華經把佛的知見的證得,分成兩面的四階,稱為開、示、悟、入,開與示的工作,是由佛陀擔任的、對眾生做的,將眾生本有的佛性之庫藏打開來,指示給眾生,稱為開示;悟與入是由眾生自己做的,眾生明白了自性本來可以成佛,這就是悟,悟後如法修持,才能進入佛的知見之門。若以階位衡量,悟佛知見,是在未登初地的凡位菩薩,入佛知見,是在登了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因為,唯有初地以上,才能一分一分地斷無明,一分一分地證覺性。初地以前,都是準備工夫。

可見,頓悟是悟的理體法性或佛性,頓悟並不就等於成佛;漸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積于漸修,才能真的成佛──理以頓悟,事以漸修──這是頓漸問題的又一答案。禪宗的頓,就是這樣的一個範型。

不過,這是站在教義解釋的立場而說,若照中國禪宗的本身來說,又並不如此,因為中國禪宗所說的頓悟,乃是不落階位的,頓悟就是頓悟,與漸修幾乎沒有關係,而以為頓悟之際,當下便是本來如此的真如實性。但這終究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

禪宗以為在參究用功到了得力之時,雖不能即刻進入初地菩薩的聖位,但在頓悟的當時,能使第六第七識的功用暫時停伏,不落昏沉、散亂、無記的狀態,唯是明明了了的現量(本來如此的)心現起,好像在烏雲覆蓋之下,突然煙消雲散一見萬里無雲的景色,雖僅極短時間的實證(真如實性的)經驗,刹那之後,又被無明煩惱的烏雲把那景色遮了起來,但他確已見過一下本來如此的真如實性了,比起從未見過的人來,當然是大大的不同。這就是禪宗所講的頓悟,唯其悟後仍得用功再修,因其雖已印到了佛心,福慧資糧──成佛的資本,尚未具足哩!

 

幻羽 2018-05-20 00:22:56

悟時,為“識心見性”。
識自本心,則見自本性。
識心見性,為“明心見性”所本。
“性”含萬法,萬法皆在自性中,一切法盡在自性,此即為「法性」。
『壇經』云:「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
又云:「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此即─見性成佛─頓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