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8 01:25:38大樹

哲學的探討面向

哲學的探討面向

  • 哲學可以從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論四面向來探討。

  • 本課程是對「(空間規劃設計)研究工作」的四個哲學面向(角度)的考察、反省。或者說,他們是同一個研究工作在不同「面向」的投影。物件(研究工作)是一個整體,但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的投影。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各據一角、分割與加總的關係,而是從不同角度看一顆水晶球(研究工作)的關係,或者說,透過研究對象(水晶球)在不同的象限(面向)的投影,吾人可以掌握其全體。

命題(proposition)

  • 依循「符號邏輯」之用法,形成哲學之邏輯系統。

  • 一句可被同意()或不同意()的敘述句。

  • 本研究所擬檢驗、驗證或否證的知識。

  • 原則上,一項研究可以視為在檢驗一個命題。

  • 以命題之形式表達哲學面向(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論)之觀點。

本體論(ontology)

  • 研究的對象是什麼?

  • 命題在回答什麼問題?

  • 所有回答相同問題之命題的集合。

公設(Axiom)

  • 所有推論的基礎命題。

  • 在本研究不質疑的命題。(極端的例子:所有的平面幾何研究者都不質疑五大基本公設)

Epistemology(知識論、認識論)

  • 林語堂:認識論(無「知識論」條)

  • 大美百科全書:知識論(無「認識論」條)

  • Merriam-Webster the study or a theory of the nature and grounds of knowledge especially with reference to its limits and validity.

  • 探討:人類知識的本質、起源、限制。或者:「什麼才能稱得上是知識?」。

  • 兩個基本問題:

    • 我們可能擁有外在世界的知識嗎?

    • 我們可能理解其他的心靈嗎?

  • 柏拉圖、蘇格拉底:有些信念碰巧為真,為運氣,而非知識。具有效證據和理由之「真」信念才是知識

    • 否證論者認為「知識」是什麼?被普遍(暫時)接受的信念

  • 懷疑論者否認人能擁有外界、過去、未來、其他心靈信念的知識,我只能具有此刻關於自己、和自己感官知覺及思想的知識。

  • 笛卡兒,我知故我在,「我擁有信念」是唯一非推論、自始無疑、確定的,即使該信念是錯的、夢境中的,我仍擁有。其他的知識應以此為基礎,透過演繹推論,拓展知識。

  • 休姆:唯有觀念感官知覺具有起始的確定性。

  • 演繹所導出之知識蘊含於前提之中,似不能用於重大知識的拓展。必須引進「歸納」、「概率」,才能使知識有所進展。

  • 知識論:原始概念如何形成?採用了那些基本資料(可量化?不可量化?)做為知識的基礎。他的公設(axiom)或者假設(assumption, hypothese)是什麼?是否受到某些社會文化、思想觀念、成見的制約或扭曲?

  • 方法論:利用什麼方法,由原始的概念或資料,推導出結論?此推論是否堅實(soundness)?完整(completeness)?

    • 堅實(soundness):每一推論步驟是否均正確無誤(如演繹法)?或者可能潛藏錯誤(如歸納法之結論)?

    • 完整(completeness):所有的答案,是否均被推導出來?

  • 方法論(演繹、歸納、類比、…)是用來拓展知識的方法。

    • 實證論者希望有自始確切不疑的基礎知識,再利用必能導出正確結論之演繹法,以建構堅實的知識體系。

    • 否證論者不再追求「確切的真知」。波普認為基礎信念(設基)的形成是一種非理性(非演繹邏輯)的過程,然而自此以後,仍必須以演繹邏輯進行推論。費洛本進而大膽納入歸納、類比、…等非傳統方法,以建立其信念系統。

  • (林峰田)否證論後之知識論:

    • (主流)知識是被普遍(暫時)接受的信念。

    • 知識的生滅(競爭)過程:創新的知識,可能起初不被普遍接受,將歷經由邊緣而成主流的演變歷程。

    • 可用任何方法以建構設基信念,唯必須符合(追求、容忍一時的非)內在一致性

    • 須建立接受或拒斥信念的判準(判定方法)

  • 城鄉研究的知識論問題

    • 那些城鄉發展知識是被那些人所普遍接受的?不同學派、訓練背景、意識型態、地域、性別、種族、文化的人,其「城鄉發展知識」是否有所不同?

      • 自然科學、工程、經濟學、社會學、文化研究…之不同學派之切入角度

    • 那些城鄉理論信念(知識、理論)興起、被揚棄、復興、轉化再生了?

    • 訪問者的立場?問卷的設計是否偏頗、誤導?受訪者、調查對象是誰?所獲得的資料是否客觀?具有代表性?專家、政府官員、投資者、一般民眾的意見?

    • 城鄉理論信念是在什麼條件下被接受或拒斥的?什麼原因?(理論不一致性?無法解釋新的城鄉現象?或者是外部的政治(社會)原因?)

    • 【方法論】如何利用演繹、(統計)歸納、類比、…等方法拓展知識?

  • 相關網站

方法論(Methodology)

  • 設基方法:建構設基的方法,包括:歸納、類比、夢示、發問(由問題出發)

  • 推理方法:拓展知識的方法,包括:演繹、類比(隱喻)、設證。

  • 判定方法:接受或拒斥信念的判定方法,包括:實驗設計、不一致性檢查。

演繹法(deduction)

最典型(簡單)的演繹法是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法」。

大前提: P Q (成立)

小前提: P (為真)

則結論: Q (為真)

例如:

大前提: 若天下雨則地濕。

小前提:天下雨。

結論: 地濕。

  • 演繹法可以有很複雜的推論過程,但其基本結構即是三段論法。

歸納法(induction)

在觀察了N個實例p1, p2, p3,…,pn均為真之後,歸納出其通則P為真。

例如:看了n天的太陽均自東方升起,歸納得到:每天的太陽均由東方升起。

  • 歸納的個體現象均相同(如:所見之每一隻烏鴉都是黑色),歸納是將單稱命題變成全稱命題(如:天下烏鴉一般黑)

設證法(abduction)

很像演繹法,但演繹法的結論在此是小前提;演繹法的小前提,在此成了結論。結論不一定為真許多設計的推論過程是設證法

大前提: P Q (成立)

小前提: Q (為真)

則結論: P (不一定為真)

例如:

大前提: 若杯子有把手,則手不會被燙到。

小前提: (想設計)手不會被燙到(的杯子)

結論: (設計)有把手的杯子。

【討論:要設計一個不燙手的杯子,也可能是加一「底座」,而非加「把手」。雖然加上把子可以達成設計目標,但非一定如此不可】

類比法(analogy)

前提一: P Q (成立)

前提二: r P (r 類似 P)

前提三: s Q (s 類似 Q)

前提四: r (為真)

結論: s (為真)

例:

前提一: 健康的肺,可以使身體舒暢。

前提二: 公園綠地如肺。

前提三: 都市如身體。

前提四: 有充分的公園綠地。

結論: 可以有舒暢的都市。

【討論】

  1. 前提一已假定類比的關係會存在。

  2. 如何定義「相似」程度?是類比法重要關鍵。

  3. 透過類比法,可以揭示隱喻(隱喻不見得正確,但重點在於激發思考。)

價值論(axiology)

  • 價值論涉及價值的「選擇」。

    • 美學:「好」的空間品質。如何定義「好」?

    • 道德倫理:正義。

    • 眼前或長期的利益;個人或群體(公共)利益;貧富差距;公平或效率?

    • 交換()價值、使用價值、符號價值

    • 政府行政管理、開發者、使用者、弱勢者的利益(立場)?

    • 發展私人運具,提供停車場,或是發展公共運輸系統?

    • 都市化用地、古蹟保存、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之間的競合。

    • 由上而下規劃,或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規劃?

    • 藍圖式規劃或策略規劃?

    •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或浮動分區、協商制?

  • 價值體系可以用邏輯形式加以陳述。

  • 每一主體的價值體系不見得是一元的。有的人仍然會採取多元觀點,知道事情從不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結論。但是,各不同觀點之價值體系應保持其內在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