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1 23:07:11【生命的氣息。Tiffany】

莫名的使命

          在三毛夢居遇見大自然。

           袖珍黏土要把水果縮得很小,做出特徵。對如何呈現寫實色彩,腦海裡沒有相應畫面,覺得自己要努力從生活中觀察,才能復刻縮小版的水果。有天,隨著水波輕輕浮動的蘋果,讓我的視線停留。豔麗的蘋果載浮載沉,彷彿整個世界的紅都集中在她身上,細細的線條,自然天成,讓人的目光移不開,沾染她的香氣。

        接觸色鉛筆的幾堂課後,有天我騎車出門,電線桿上方一直是平面的景致,但那天,電線桿延伸的電線突然鮮明立體,充滿生命力交錯在天空。色鉛筆老師仔細的引導,開啟觀察力。她帶領我看圖──放著冰品的木質托盤:「妳看,這邊緣有線,先是咖啡色,再來是黑色,這裡有一段空白,接著是紅色......。」我開始觀察線條。有一次我們畫花草,我發現老師手繪的葉脈是淺色的。下課後,對照綠葉,發現:對耶!葉脈的顏色比旁邊的葉片淺,有了不同以往的發現。

        自此,常常停在植物旁,仔仔細細觀察他們的脈絡紋理,心想,要怎麼記憶,才能把相應的色彩,重現在畫紙上。漸漸對大自然感到讚嘆,最美麗的版本,就在自然裡。

        五峰山林蓊鬱,落葉的枝芽,為蕭索的冬季帶來畫般的纖細感。拾級而上,彎角盡頭是三毛故居。一千多個日子裡,面向四季變換的山,嫩綠、蟬鳴、楓紅、靜謐;移轉的星空,在深深夜裡,如鑽般璀璨的星星,在微涼的空氣中,透露隻字片語。

       踩在她曾經走過的土地上,望著曾伏案寫作的房子,書裡的三毛,有了真實的影子。


        在《撒哈拉歲月》裡,遇見綻放生命色彩的三毛。

        她曾經跟荷西為了貼補家用,南下捕魚,在路邊叫賣時,魚被餐廳廚師買走。剛好巧遇荷西的上司,找他們一起到餐廳用餐,他們不好意思讓上司付帳,於是用比剛剛賣魚貴好幾倍的價錢,享用了這道餐點。

        廚師以意味深長的眼光看他們。

        更慘的是,她放在口袋的請款單,在留意到的時候,早已因清洗衣物消失了。

        書裡,好多篇章都很精采,為了尋找沙漠裡的化石貝殼,荷西深陷流沙,三毛還遇壞人追逐,但當度過險境後,荷西問她:「還要找化石嗎?」三毛肯定地說:「要。」

        許多沙漠裡與東方迥異的風土人情,她以熱情與慷慨,譜出精采動人的生命紀錄。

        三毛不在世上了,作品卻依然動人,勇氣與生命的韌性,跨越時空帶來感染力。


        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作家或是畫家,並不是一開始就變成專業領域裡的領航,從生命初始,早以充滿能量的方式存在,真誠面對內心感受,把感動透過各種形式呈現,逐漸被知道、漸漸被發現,如同創作渠水一樣,一篇篇、一頁頁,漸漸累積能量,自然而然達到某種前行的狀態。

        並不是為了自己,有時是為了難以言喻的使命感,想要為世界帶來活力,以自身經歷,證明這個世界的愛與無私。

        今年度新竹縣文化局的成果展裡,有許多精采的畫作,夢境裡的馬、光影鮮明的湖面、飄浮的玫瑰......有些人並未享有盛名,也沒有從才氣獲得足以支持生活的收入,但,每張畫,卻又那麼豐富多彩。

        並不是為了某種目的創作,而是在心湖掬起漣漪,實現與世界的連結。

        創作,始終是往內心探尋,如同,旅行,是為了回家。


        對敏感的人來說,書寫,是心靈的出口。但寫出的字句獲得盛讚同時,面對的,卻是複雜的感知,如同孩子以五感全開的方式接收世界,眼神、氣味、型態、動作、光線、聲音,以沒有阻攔的狀態進入心裡。

        猶如【X戰警:未來昔日】裡的金剛狼回到過去,遇見在未來擁有心電感應能力的查爾斯,年輕的查爾斯飽受許多聲音在耳邊響起的痛苦,在心電感應與雙腿健全間,選擇以藥物遮蔽能力,回到可以行走的狀態。

        因為他尚未發現,心電感應的能力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幫助世界。

        在《移動迷宮》裡,一起參與設計迷宮的湯瑪士,在抹除記憶後,進入「為獲得應變反應以幫助受太陽閃燄生病的人」而設計的殘酷迷宮。一開始連名字都想不起來的他,卻一直有個信念,一定要進入迷宮,他心裡隱隱約約有一個連他都不理解的使命,催促他前進。

        繪本課裡,一位同學分享她於工作數年後,到澳洲流浪旅行,遇到許多人熱心協助的記憶。她渴望能透過出版,讓更多人知道,這個世界不是想像中的冷漠,而是充滿關懷與愛。

        創作的人,常常在心裡會有某種直覺,不曉得為什麼,但就是得這麼做。當他在面對「這麼做」的同時,是以更大的力氣開鑿內心,面對許多的未知,和抽絲剝繭的費勁。

        情緒成為屏障,如果不懂得辨識,以文字耙梳,認知,可能與內心深處相去甚遠。惟以透過文字記錄,將覆蓋的土挖鑿直探,源源泉水才會滾滾而流。


      《逆天的騷動》作者黃秋芳老師相信:「愛如種子丟進水面,常常在我們千百般捨得與捨不得、意識與無意識間漂流遠逝。除非我們留心,把種子撈起來,把愛種下,把心留住,然後才有機會,等待一棵大樹萌芽。」

        當我將生活的感動以隻字片語記下,多年後,發現那些早已遺忘的時光,在文字裡重現,好像是過去的自己,送給現在的禮物。她說:「文字,是與記憶的拔河。」

        越來越多感到溫暖的相處,在時光的沖刷下淡逝,即使記錄時需要龐大的專注,奮力感知那心裡微弱的聲音,但,我不想忘記曾有的美好,不想遺忘他人曾經帶來的感動。

        我們是這麼見證著,與會者的生命。


        出版許多精采繪本的童嘉老師,提醒向她學習色鉛筆的學生:「在畫的時候,不要想會不會出版、會不會得獎,專心畫。」以最原始的初心,傾聽內在的聲音,那是能量的匯流,在「不曉得為什麼如此做,卻有股動力這麼做」時,接收的渠道。

        於新竹縣文化局教導兒童繪畫的張漢堯老師以愛關懷孩童,真心欣賞孩子筆端的畫,他說:「圖畫有符號,像米羅,每張圖裡有類似中國窗格的圖案。仔細看,孩子畫裡的符號每張都有,是對世界溝通的線索。」

        我們的生活也有。

        我們以生命體的形態存在,就有獨特之處。輕黏土課,每個同學的主題一樣,但捏出來的人偶姿態、配色各不相同,呈現創作者的個性。

        既然如此,只要不傷害人(或其他生命),那為什麼不能以特有的視野看待世界呢?不必評分,沒有甲乙丙,我們永遠擁有對生命的選擇權,決定如何詮釋這個世界。

        如同大自然,每棵樹都有獨具的美感。

        像三毛當年望出去的那片山,大樹們是否約好:「我在寒冷的冬季,要頂著黃葉,你加油,綠色火力全開,還是要一片綠意喔!」

        群聚山林之美,巍峨動人的氣勢。

        藝術,在基礎技巧的培養之後,是生命的呈現,是自在的源流。在有限的生命裡,匯聚美,而後達到穿越時空的共鳴。

        在認真感知、勤於記錄之後,為生命留下軌跡。

上一篇:此時,彼時。

下一篇: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