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 10:47:50Tellme

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



很快的閱讀了「曙光」。正如序文中提到的,這是一本口述整理編輯類似於傳記的一本書,書中有一棵開枝撒葉的「慈濟樹」也為近來喊得響亮的「慈濟樹」做了明確的定義與說明。
 
書看到一半時,個人心中想起了當年的「子藏」當時文發處的指導老師強調,子藏的主人翁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一茂盛的「慈濟樹」。這也是個人第一次聽到「慈濟樹」這個詞,只不過到了今天看過「曙光」才真得明白,原來這才是「慈濟樹」。
 
當年的子藏研習課程聘來兩位大專院校口述歷史相關的教授,開宗明義說明了由「口述歷史」切入人物故事,加上佐引旁證的資料,即能完成一份有著明確架構的初稿。
 
此一「曙光」很明白的就是一冊口述歷史的錄音逐字稿所編輯而成,寫過志工人物列傳的筆耕志工都知道,愈是資深的志工,幾乎都往「縮小自己進入別人瞳孔裡」的修行深層邁進,要他或她說自己的故事?真的不是難而已,而是非常困難!
 
以屏東的陳滿師姑為例,曾經訪問過她的人都知道,只要提到上人她就先哭給你看,她只記得當年到精舍將常住的袈裟給洗「白」了,因為當時常住師父的袈裟是墨汁染著的。若問她在慈濟做了什麼?她就無言了,最後只擠出一句,上人說前腳走後腳放,她沒有記得做了什麼…當下訪問就結束了。
 
當年子藏課程中,兩位「口述歷史」的專家學者一再提及,口述歷史是一種搜集歷史的途徑,藉由訪問曾經親歷現場的人士或其親友,之後就訪談所得資料進行分析整理,讓歷史更加全面補充、更接近具體的事實。
 
兩位教授以自己著作實例說明,如何訪問?如何設定訪題?如何求證!
 
基本上,口述歷史是「我手寫他口」,有別於志工平常的寫作或報導紀錄的「我手寫我口」。
 
這正是個人常說的,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碗筷,要能爽口又要消化,真的得好好練一下自己的「腸胃」了。
 
平常寫慣報導紀錄的志工,如何「我手寫他口」進而以「小說」的筆觸,將「人物列傳」提高層次列入子藏當中,著實是一項相當高挑戰性的轉變,「小說」是當年文發處第一節課時的説明,該子藏人物故事要以小說的體裁來編寫。
 
教授說:「傳統正史大多記載身世顯赫者;事實上,社會各階層人士都能運用口述歷史的方法建構出屬於個人的生命歷史。」
 
其實,人物列傳的「訪問」中,筆耕志工們早已「使用」到這個技巧與方法,今天教授們提出「口述歷史」正好給了大家一個「正確」的詞彙與名相。
 
口述歷史的定義,簡言之就是對於人物進行訪談並加以記錄的過程。至少需包括下列三點:一、以問答方式進行訪談,並予以記錄;二、訪談者應對於討論的主題(具有歷史意義)有所認識;三、受訪者對於討論的主題(具有歷史意義)也應有所認識,並從個人曾經參與的部分來進行說明。
 
這三點,正是「子藏」中個人故事與「社會事件年表」、「慈濟年表」結合表述的所在和重點。
 
教授也特別指出,於訪問後撰述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年代、人名、地名的誤植。
 
2.虛構、誇大的內容要慎重查證。
 
3.地名、學校名等應注意時空環境的改變。
 
4.善用工具書。
 
這正是「考證」的重點所在。
 
口述歷史工作者進行個人訪談時,有兩項重要工作必須特別注意,一是要取得受訪者的信任,俾以訪談工作順利進行。二是訪談內容要仔細翔實,亦即訪談大綱要鉅細靡遺。
 
其實在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共修的場合,也常有志工做如此的分享。
 
那一年(2012.02.26)在屏東進行的「人文真善美共修 (http://mypaper.pchome.com.tw/tellme/post/1322798750)」張晶玫師姊即就「人間菩薩」的拍攝與訪問與大家分享過。
 
張晶玫分享,將人間菩薩的拍攝區分成:設定對象、確認主軸、規劃記錄流程、好的採訪、製作剪接腳本,逐項以實例說明讓參與共修的師兄師姊們,有一種霍然開朗的瞭解與成長。
 
好的採訪,張晶玫指出讀出弦外之音追問細節「欲蓋彌張」的技巧;我知道您……您可以說說看嗎?讓受訪者感到被注意的溫暖而自娓娓道來;「欲語還休」說,請舉個例子;怎麼說呢?
 
以事顯理,是讓受訪者自然流露情緒的技巧;「欲拒還迎」比如說,您兒真孝順,但是我想問……,正是切斷受訪者喋喋不休偏離主題「拿回採訪主導權」妙招。
 
好的採訪,張晶玫也提供了絕佳箴言與志工們分享。
 
「你緊張焦慮,他就不會自然。你照表操課,他就虛情假意。你沒有準備,他就對你防備。」
 
此一「曙光」每一位人物都有五位以上的「訪問」與「記錄」但怎麼看都覺得是錄音逐字的稿的編輯。看完此書,心中想的是這些人物能否列為「子藏」呢?好像不行喔!因為,很多人是沒有「慈濟樹」的。
 
前文「我讀「林素月筆耕後山桃花源」(http://mypaper.pchome.com.tw/tellme/post/1304420582)……「她決心下筆寫一個人,必要通過自己的堅持,『一定是接觸過、觀察很久,才會決定採訪。』」鎖定對象後,觀察對方的行住坐臥和個性,甚至花上幾週時間和受訪者相處互動,『唯有真正了解這個人,寫來才能刻骨銘心、誠正信實。』」
 
這是一個很重要也與個人不謀而合的理念,個人也曾在各種文宣志工聚會的場合中提到,人物報導不能說採訪誰就「馬上」採訪誰,最好多角度去觀察,透過目標人物周遭的人、事、物去觀察這位目標人物,尋找採訪的脈絡與方向。畢境草率的採訪當訴諸文字造成印像後,已經沒有修正的機會了。
 
個人好奇的是,此一「曙光」諸多的「採訪」與「編輯」中,為什麼就缺了當地人文真善美志工林素月呢?
 
此一「曙光」中的人物口述的「歷史」中發現,很多人果真是依著上人的教法,前腳走後腳放。那種質樸白話直說的表情不僅躍然紙上,更讓人看到早年的諸多名詞與故事,諸如,農場師父、雞母(閩南語)、雞仔囡或小雞、帶便當做訪視……。
 
最近研讀《金剛波若波羅密經》深深體會到上人說的前腳走後腳放,正如黃檗蟬師所說的:「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
 
此一「曙光」中的人物質樸白話直說的故事,最令人惋惜的所在還是在於能否列入子藏的考慮……,唉……。(2019.09.05)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悄悄話) 2019-09-09 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