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06:00:00天光

【英德大戰】能避免流血嗎?

【英德大戰】能避免流血嗎?
   
甲、
   
其實不用為英派出手如此赤裸不遮掩感到訝異。政治叢林裡,所有動物的性格就是「殺」。
  
幾年前,朱立倫是如何對付洪秀柱的?馬是如何對付王金平的?
  
更早幾年,挺扁派是如何對付「11寇」的?李登輝又是如何對付宋楚瑜的?
  
在政治動物的思維裡,不只背叛自己的要殺、自己懷疑的要殺、自己欲奪取的,更要殺!不只威脅自己的政敵要殺,就連支持自己的盟友,必要時也可能要殺!
  
君不見,當年宋率領親民黨全力幫馬英九打下江山,馬上任後,卻徹底消滅全力挺藍的宋?逼到親民黨為了生存,改與綠營合作至今。
  
當年李登輝大力栽培連戰,但連戰在敗選總統後直接逼宮要求李卸下黨主席給連接任。連接任後,為了推動連宋配,居然將宋所恨的李登輝開除黨籍。等於是奉上李的人頭給送當禮物,以換取交往。
  
李登輝在扁上任後協助扁穩定政局,台聯也全力協助民進黨。然而,扁任內,卻是與國民黨合作推動單一選區二票制,民進黨與國民黨分贓,壓縮小黨生存空間。
  
所以不必訝異。雖然扁在任內大力提拔小英,後來小英當上總統,為何連特赦扁都不肯,卻只願意沿用馬時代處處限制扁自由活動空間的保外就醫。
  
更不必訝異,為何英提拔德當閣揆,卻不給德人事權。也不必訝異,閣揆任內曾表態挺英連任的德,竟在黨內初選第一天發動閃電戰挑戰英。
  
  
乙、
  
政治叢林的遊戲,就是「殺」!
  
掌權者鞏固權力要殺,挑戰者爭奪權力也要殺。沒有「殺」,就不是政治!
  
厲害的殺,就如同庖丁解牛。被殺的完全沒感覺。等對手發現流血,就已經死了。拙劣的殺,就如同被狂怒奔牛刺死的鬥牛士。自己殺不成對手,還反被對手所殺。
  
無論厲害或拙劣,當「殺」意一起,第一刀砍下去後,冤冤相報就不可免。直到有一方倒下為止。這就是「決鬥」。
  
也因此,英德之爭,在雙方第一刀已經砍下去後,就不能不切實際地幻想英德陣營彼此不會有傷痕,平靜無害走完初選。
  
德軍已經不必幻想英皇會主動「禪讓」。也不應該幻想英德的君子風範能夠完全壓倒國民黨的韓朱王吳之爭。
  
只要英皇不配合扮演「君子」,德相就算揖讓而升,射完箭,英皇也不會向德相敬酒。英皇既然把德相視為欲篡位者,又怎可能賜酒呢?萬一賜酒,只怕也是毒酒。
  
易言之,萬一德相如此天真,人民又豈敢將國家責任託付於他?
  
然而,英德之爭,真正的意義,不在於誰勝誰負,誰毒誰不毒。
  
而是它將成為一面鏡子。若英德二人當中存在妖物,就會在照妖鏡裡現形。反之,若二人都是真君子,則必然會在鏡中看見對方的善意,從而上演感人肺腑的大和解、大團圓結局。
  
  
丙、
  
封建制度或極權政體的「殺」,是真的流血,奪取人命。民主政體的「殺」,則只是用不流血的方式,鬥到對手喪失政治影響力為止,不用真的取對方性命。
  
這就是民主自由政體的偉大之處。它避免了自古以來,最殘酷邪惡的人性慣例。
  
在政治叢林裡,偶爾也有超然物外的真君子,真道人,真禪者,只是比例極少。
  
這些人能體會神秀禪師的心境: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至於在政治叢林還能開悟見性的。更是鳳毛麟角。心境如惠能禪師所描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樣的人不只是真君子、真道人、真禪者,而更是大菩薩。《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當中所所所描述的政治人物,就屬於這樣的菩薩。
  
這樣的菩薩,如果從事政治思想的研究,則會成為偉大的政治思想家。比如啟蒙時代的大哲學家,奠定了人類文明民主自由價值的基礎。其福報功德澤蔭至今,吾人仍受其庇佑。
  
2019-04-13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