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2 14:00:00天光

【念心經有用嗎?】

 
【念心經有用嗎?】
 
很多佛教徒,甚至非佛教徒,想要求功名或事業時,或感情不順想轉運時,會拿起心經開始念誦。這樣做的意義到底為何?有用嗎?
 
也有一種人,不懂心經句子的意思,就開始念經、抄經。因為人家告訴他這樣做有功德,能開智慧,他傻傻地相信了,就開始做。每天自己念,但有時念得累了;就讓心經佛曲音樂代勞,變成背景音樂,自己忙別的事,或專心聽佛曲,在腦中繼續念經。因為聽經、念經久了,抄經抄久了,短短的心經,自然而然就背起來了。
 
背起來了,然後呢?背起來做什麼?抄寫字跡也抄得很漂亮了,抄那麼漂亮要做什麼?
 
另外有一種人,很重視理解;看到人家念心經卻不懂句子意思,覺得很奇怪,因此,自己開始想要研究心經,就去看人家寫的佛書。每個人講解心經,都有他各自的角度,喜歡研究的人,有時不能滿足於單一解釋角度,因此找了許多版本的解說,都來研究徹底。研究得像個學術專家似的。
 
都理解了,然後呢?這個世界真的像講解心經的佛書所說的那樣運作嗎?現實生活真是這樣嗎?
 
(正在看本文的讀者們,你所熟悉的心經每一句話,有看過人家解說嗎?)
 
以上幾種人,哪一種人能較快體悟到心經的真正智慧?
 
背誦、念誦、抄寫、理解心經,或聽心經佛曲、到底作用為何?
 
到底是「理解」心經比較重要?還是「記憶」比較重要?還是「念誦」比較重要?還是「抄寫」比較重要?還是「播放」心經佛曲比較重要?
 
答案是:「理解」、「記憶」、「念誦」、「抄寫」、「播放」,通通不重要。
願意去做,很好,但沒這樣也沒差。核心重點不在這裡。
 
為何有些大善知識要講解心經?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為了讓你理解、記憶。
為何許多人會想要背誦、抄寫、播放心經?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為這樣有功德。
 
這些動作真正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要將「心經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體悟」。
 
心經修行的核心重點在「體悟」。
 
對於想求功名、事業、開運者,或感情不順想轉運者,一旦對心經有所體悟,哪怕「心」只有一點點「感受」,只有隱隱然似乎感到一種難以說清楚的「特殊智慧」,都能提升整個生命境界。因為,無量因緣已經悄悄在轉變,往符合自己良善心願的方向轉變。
 
這個或許可以稱為「功德」,但長遠來看,對整體生命品質向上提升的力道極為深遠,不一定要給它安上「功德」這樣的名義。假如稱之為功德,則這樣的功德,也絕不是許多庸俗宗教徒那種求神祝福保佑、求財、求桃花、斬桃花...的「速食神蹟」概念。
 
真正因心經而得到利益者,幾乎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了自己的心性與人生境界,極少人會去大肆宣揚「心經好靈驗,我求了什麼,幾個月後就應驗!」因為,通常自己都不知道心經到底應驗了什麼,給了你什麼。
 
(正在看本文的讀者們,有些人從小到大,背誦心經可能不下幾百幾千次以上了,請問,你有將心經句子內化成自己的體悟智慧嗎?)
 
為何你聽佛曲、念誦、抄寫了百千次以上心經,倒背如流,抄經的字可能也越寫越漂亮,卻仍然沒有體悟?
 
你心目中,可能有個簡單而偷懶的答案:因為你不是根器利的人,你是鈍根者。(但這只是你自己這樣認為,這種認知,其實沒有意義)
 
所謂根器利鈍,是什麼意思? 如何判斷?
 
根,這個佛法名詞有許多意思,常見的意思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及「成佛五根」:信、勤、念、定、慧。
 
器,意思是工具、機制、能利用之物。
 
所謂根器利,常被誤解為是指很聰明的天才。其實,IQ高、記憶力強、理解力高、創意好、能言善道、外語能力強、學問淵博、學歷高、詩文寫得好、藝術天分高、天生有特異功能....,這些都歸屬於「世智辯聰」(世俗上的聰明才智與能力),不等於根器利。
 
「根器」專門用來指佛法智慧上的領悟力天份。「根器」就是「修行證悟成佛的工具」,如同一把斧頭,很鋒利時,劈破沉重無明,速度快。很鈍時,速度慢。
 
利根者佔人口極少數,萬中無一,鳳毛麟角,比天才兒童更罕有。
 
人們最熟悉的典型利根代表,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
 
六祖惠能不識字,無法直接讀佛經,必須聽人讀。然而,他一聞千悟,佛法智慧一聽到就能領受。第一次聽人講解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心開意解,決心修持佛法。然後前往五祖弘忍處學法,很快就法五祖的教導「內化」成自己的智慧,融會貫通。無論五祖交代他做任何事,都能直接以心念專注力當下承擔,行住坐臥不斷參究體會,相當於無時時刻都在修行佛法。因此,短短幾個月就有很大的悟境。
 
他和五祖的大弟子神秀禪師,共同留下歷史上一則有名公案。兩首禪偈並列,讓五祖弘忍大師評選具資格的開悟者,好成為自己的傳人。
 
神秀的偈寫道: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惠能的偈寫道: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大師一看二人的偈子,就知道惠能已悟,而神秀未悟。
 
(這個故事,漢文世界幾乎無人不曾讀過。然而,多少人讀了這故事時,也悟了?)
 
用「根器」的角度,來看待讀心經、念心經、背心經、抄心經、聽心經佛曲..這樣的活動,就會發現,原來這些活動,都在透過「根器」這樣的機制或工具來運作。
 
抄心經用手抄,就是「身根修行」;
念心經用口念,就是「舌根修行」;
讀心經,用眼讀,是「眼根修行」;
用耳朵聽念經聲音或心經佛曲,是「耳根修行」;
理解心經,是用邏輯思維理解,是「意根修行」;
背心經,是用記憶力背,是「意根修行」。
 
當然,無論眼耳舌身,都是由意主宰,因此,「意」是心經修行上關鍵的樞紐。
 
以上都是方便法門,真正的用意,都是要讓你體悟心經的智慧與功德。
 
 
最後,回到本文題目:反覆唸誦心經,真的有用嗎?還是只如同機器人一般枯燥無聊的動作?
 
答案是,以世俗的學問來比喻:
 
就好像小孩子的時候背唐詩,反覆唸誦數十次才背起來,仍不太懂意思,略有感覺而已。長大後,自己開始寫詩,才真正體會到唐代詩人創作的美感意識,如此豐沛!那時,自己寫詩,已經能夠將內化進來的唐詩體會,轉化為寫詩的功力。此時,自己也成為了貨真價實的「詩人」!
 
(詩人的天分,和佛法的天分,還是有些不同的。然而,古代開悟禪師很多人會寫詩,而且寫得很好。且悟後寫的詩,和悟前的詩,情感狀態會不同。)
 
心經的每一句話,都是全都是直覺化的濃縮簡要結論。這個結論本身就是一切智慧與功德的本質。
 
例如,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句話就像我們熟知的九九乘法表,3x3=9,那樣自然而直覺,沒有第二念頭去質疑、去分析、去求證。因為你早已知道這是正確的結論。直接拿來用就對了。
 
心經的每一句話,就像九九乘法表中的每一句話,全都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這是無始以來無數大善知識實證過的心得經驗,像數學中的加減乘除運算規律一樣,千萬億年都堅固不壞,永恆運作。
 
理解心經、記憶心經、抄寫心經、反覆背誦心經、聽心經佛曲,這些動作,就是為了把心經的每一句話,直接變成自己的「直覺思維方式」。心經的思維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思維觀點。心經的世界觀、人生觀,成為自己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與對世界的認知。
 
(有些人讀過一點佛經的,立刻跳出來質問:佛法承認有永恆嗎?)
 
請勿執著於文字相,剛剛說的一切,都只是比喻。比喻是為了讓你「解悟」(理解、體會、斷疑、信受、奉行,五合一的狀態)。一旦已經解悟,就直接去運用這些智慧了,不需要再死抱著這些結論,當成教條那樣障礙自己的般若。
 
注:本文寫完了。自認聰慧者,對本文產生最基本的質疑,那質疑來自心經本身。心經不是明明說:「無智亦無得」嗎?怎麼本文通篇一直講「智慧」、「功德」?
 
針對本文的質疑,就如同針對許多佛經內容「看似自相矛盾」的質疑類似,不需要意外。連釋迦佛自己都說:「講經說法49年,不曾說一字。」、「佛說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何況是這樣一篇網路文章?
 
佛經上講:法如同筏,已經渡到彼岸了,何必把筏背在身上?該放下時,就要放下,連法都要放下,何況不是法的一切?
 
 
圖:聖嚴法師七十七歲手書《心經》墨寶
(圖片來源:網路)
 




(悄悄話) 2018-02-07 12:23:34
(悄悄話) 2018-02-02 19:06:15
天光 2018-02-02 14:28:25

廣結善緣→修福。
明見因緣→修慧。

每個法師有他攝受的眾生因緣。

證嚴法師攝受喜歡行善積福,追求人天善果的眾生,令生菩提心、慈悲心,結佛緣;

星雲法師攝受有志行善修行的佛教徒,以淺顯易懂的普及化講解,使生向上提升之精進願力;

淨空法師攝受有志修行,想要離苦得樂的修行人,使之信受奉行淨土法門,發生淨土願;

聖嚴法師攝受對佛法有疑惑而渴求解答的修行人及世俗人,使之對佛理明白,釋疑生信,信受奉行;

海雲法師攝受想要修行菩薩道的有基礎修行人,使之明白真俗不二、理事無礙之道理;

宣化上人攝受西方世界傾慕東方智慧與禪修體悟之眾生,與佛教界華人,使之深信因果法則,生出離心;

達賴喇嘛攝受圖博民族,以及西方世界堅信普世價值之正義者,使生慈悲心、菩提心,對佛法心量智慧產生感受與體會,並將他的支持者轉化為協助圖博民族抵抗暴政,保護藏傳佛教文明存續廣傳於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