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10:33:31Head瘋Panda

「好人總自以為是」講道德還是講道理

  「誰說人是理性的」是一本很有名的暢銷書,不過今次要分享的卻不是這本,而是另一本同樣指出人是感性為先,以較為冷門的道德心理學為主題的書。這本「好人總自以為是」與「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樣,書名都帶著滿滿「不服來辯」的味道。而它們的內容也真的帶來大量刷新我原有認知的理論跟實驗,讓我對人類的心理模式有另一個面向的認識。「好人總自以為是」有三個大章節,分別是「直覺先來,策略推理隨後就到」、「道德不光是傷害和公平而已」和「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盲目」。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心理學,如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道德心理學似乎比較冷門和不受重視。在序章的時候,作者有略略講述道德心理學的發展和題出幾個對我來說覺得很有衝擊的情境,來引導我們思考「道德」到底是怎樣的東西,才開始進入真正的學術申論。像是有一家人他們的寵物狗交通意外死了,然後他們把狗煮熟並吃掉;有一個男人在超市買了一隻處理過的雞,在沒有看到的情況下跟雞做愛後,再把它煮熟並吃掉。這些情景題當中,都沒有人受害者,但要我們說這是對的,卻總是覺得別扭,說他們不對,卻又找不到理由。在讀者因為這些故事產生疑惑或,作者才開始帶出那些學術理論,感覺就沒有那麼沉悶了。不過作為一本學術性的書籍,當中牽涉到的專有名詞跟學術典故很多,小弟看起來還是覺得有點吃力。不過那三大命題帶來的觀念還是很值得花時間去把它讀完的。

 

  「直覺先來,策略推理隨後就到」這一章要指出的是,其實人類都是感覺先行,後面的理性操作只是為了要支持跟合理化那種感覺。就是說在我們做出所謂理性判斷前,我們的情感認知已經先一步將我們的判斷帶往其中一個方向。作者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代表這種模式,就是象與騎象人。騎象人不能控制象想要去的方向,只能順著它的意向把路好好地走完。這章中有大量的實例跟實驗支持作者這種說法,「象與騎象人」這個比喻更直接變成了另一本暢銷書。感性與理性長久以來都是人們時常掛在口邊的名詞,人到底該理性還是感性更加是每個人都思考過的問題。結論是兩者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作者提出了很多實例跟實驗來證明這一點。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圍繞嬰兒跟病態人格者兩種極端形態的研究。前者有感覺,無理性,後者有理性,無感覺。這裏的感覺指的是道德情緒的感覺,理性是指心智和推理等思考能力。透過和他們的比較,我們很容易就能聯想到如果單純只有理性或感性,我們的識知都是不完整的,也更容易做出一些糟糕的決定和行為。

 

  第二章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讓我知道人為甚麼不能互相理解有了一個更學術性的理由。這一章的主題是「道德不光是傷害和公平而已」而它引申出來最重要的概念是「正義之心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這六種受體分別是關懷,公平,忠誠,權威,聖潔,自由。而每個人所信奉的道德,或者作者說的「道德母體」都是由這六種感受構成的。正因為如此,包含不同受體的道德母體很難互相理解。就像是只感受到甜味的人跟只感受到鹹味的人對同樣食物的評價不可能一致,要讓對方明白自己所品嘗到的味道是如何也非常困難。本章還由此延伸到不同的政見之中,以道德母體的角度分析為何自由派跟保守派總是互相對立。另外,作者在總結出味覺受體這個概念前,為了研究不同的道德體系,到印度居住了一段長時間。他直接進入印度人的生活,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跟美國完全不同的道德體系,這點也是令我相當佩服的。

 

  「到底人性是偉大還是自私」隱藏的最後一章的背後。「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盲目」這個章節指出,人類就是百分之九十的黑猩猩加上百分之十的蜜蜂。跟據生物學家的究研,黑猩猩是一種完全不會合作的動物,只為自己的利益而行動;而蜜蜂則是眾所周知的極具社群意識的動物,一個蜂群的蜜蜂甚至特化出不同的生理特徵以達到更有效地分工的效果。而人類大部份時間也是以利己行為為優先行動的,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以為了比自己還宏大的事物,暫時樂於放下自利和自己。作者將這種機制取名為「蜂巢開關」,並加以深入的探討。相對起前兩章,個人覺得這一章比較沒有那麼有說服力,這一章除了以進化論和基因變化來支持外,其他大部份的申論都是是陳述和觀察為主,相對比較少實驗性的論證。所以這一章也是三章之中讓我看得最為吃力的,可能需要反芻一下才能更好的理解。

 

  總的來說,雖然這本書有點難啃,但對喜歡心理學的人來說也的確是一本好書。而且在每章節的最後,作者都會寫一篇總結去歸納該部份的重點。對於一本學術性的書籍而言,這點無疑是非常貼心的,而且也能讓像我這種門外漢讀者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如果覺得要看完整本書太過吃力的話,只看每一章的總結也是能有所得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