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13:24:20deepmind

廣論消文189 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

廣論消文189  1881-1902

破除倒執 說三有見為勝利之義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

菩薩他怎麼會對這個三有見到殊勝利益呢?因為菩薩看見真正努力去利益有情有很特別的好處,所以對這個事情發精進。而對這樣的做法可以得到安樂,因此所謂不厭患三有是了解在生死當中能夠利益一切有情,對於這件事情不應厭患,而應該感到歡喜。

雖歡喜以悲願力受生,但應怖畏以業惑轉生

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此二不同。

如果是因為煩惱造業而漂流生死,這些為眾苦所逼迫的眾生,連自利都做不到,更別說是利他,這時漂流生死是一切衰損之門。因此大乘行者不但要厭離生死,而且要比小乘更應厭離、更應滅除。相反,若是以大悲力、大願力入三有來受生,則應當歡喜,這二者不同。

未如理辨別而宣說犯菩薩戒

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

如果對於這個道理不能善於分別,就像前面所說的這種邪分別。瑜伽師地論中的菩薩地說,受過菩薩戒的人,如果還持這樣錯誤的見解,則犯了一惡作罪,是染違犯。此處唯恐篇幅過長而沒有摘錄。

(染違犯:都是由煩惱心所起來的,是煩惱染污,所以是染違犯。四十五種違犯罪,若屬染違犯的話,則是下品纒。)

自宗諸智者承許的遠離有寂二邊的行為

消文起

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稀有。

所以你明明看見三有當中,一無是處,那是極端的厭離,但你不離開是因為大悲心的牽引!說我雖然可以跳出來,但是所有如母有情都在生死輪迴之中,因不忍心,這個才是稀有難得的。

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

如果見到三有當中一切的美好之事,宛如置身微妙天宮一般的歡喜,那個貪愛之心是一點都沒有少。拿行利他的名義做藉口,說我在利他,所以我不捨生死,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這樣的。

《中觀心論》亦云: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

中觀心論中也說:「菩薩見到輪迴的過患,雖然厭患三有,但是由於大悲心的緣故,所以不急於證入涅槃,而是圓滿具足菩薩戒,行利他行,安住在三界生死當中。」(具禁行:真正大乘的菩薩,已經完全遮止了自私自利和損害眾生的心念。)

由此因相,相違《菩薩地》所說

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恒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

《菩薩地》中,宣說一百一十種苦,是對一切有情引發大悲的因,正是由於見到三有充滿無邊眾苦,並非安樂世界,才會生起恒常猛利的不忍之心。但有人卻說菩薩對生死一點也不厭患,這與《菩薩地》的觀點極其相違。

愛重雖極厭離輪迴,然不墮寂邊之理

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

若是說菩薩對於生死已經生起厭離心,但是見到一切有如自己往世父母、親屬等眾生,還在受種種苦,為了能夠利益他們,所以才發願入三界的苦海,這樣的說法,才合於菩薩觀行四百論中的意趣。

 

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云: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苾芻,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

月稱論師在四百論釋當中,也曾詳細的說明,如說:「為了讓那些聽了生死過患之後,心生怖畏而急欲求解脫的人,能決心趣入大乘而不墮於小乘寂滅,佛告訴他們說:比丘們!在長夜流轉的生死歷程中,沒有做過你父母、兒女、親友的一個也找不到。」經過世尊的勸導,了達世尊的言教,菩薩提起心力,擔負起救度無量眾生的責任,發願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以來做過自己父母、親友,如今在生死苦海中無依無怙的苦難有情,以此緣故,菩薩才安然忍受輪迴,又跳入苦海的。

金剛乘也以出離心為基礎

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 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 。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遍捨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

至於修密教的行人,也必須具備這個厭患生死的條件,如聖天菩薩的攝行炬論中說:「修習密乘的人,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才能趣入究竟無我的真實義。這其中的次第,是修行人在最初應當憶念,無始輪迴以來,所有生死大苦,而發起希求涅槃安樂的意樂,完全捨離一切世間的圓滿,即使是居王位的自在逍遙,本質也是苦,應修苦想,不可貪執。」

廣論消文189  1881-1902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丑二、遣除倒執三有見為勝利義之理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

於三有中見為殊勝利益的真正含義,就是前文《不可思議秘密經》所說:菩薩精勤利益有情,對利他之事發起精進,這樣菩薩內心能獲得大安樂。因此所謂不厭患三有是指不應厭患在生死中利益有情,應對趣入輪迴利他生起歡喜心。

丑三、應怖畏以業惑轉生,但應歡喜以悲願力受生

【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此二不同。】

若是以煩惱和業不自在地漂流生死,時時被生老病死等眾苦逼迫,無法自在,如此尚不能獲得自利,更何況說是利他。因此,不能把貪執生死和在生死中利生混為一談,這是一切衰損之門,會導致無法出離生死,障礙自他。因此大乘行者不但要厭離生死,而且與小乘人的厭離相比,是極應厭離、極應滅除。相反的情況,若是以大悲力、大願力入三有受生,則應當歡喜,這二者不同。

大悲願,佛菩薩為濟度眾生而發之弘願。

菩薩由大悲願力而受生三有,是應歡喜,和因為惑業增上漂流生死,此兩者不同。

丑四、未如理辨別而宣說犯菩薩戒

沒有區分以業惑轉生和以願力等轉生而如是宣說,犯行菩薩戒惡作罪。

【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

假如沒有辨明何種厭患應理、何種厭患不應理,卻說菩薩不應厭離以業惑所致的生死諸苦,如果已經受了行菩薩戒律儀,按《菩薩地》所說,則犯了一惡作罪,是染違犯。詳細內容可參閱宗大師的《菩薩戒釋》,此處唯恐篇幅過長而沒有摘錄。

《菩薩地》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欣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丑五、諸智者承許的遠離有寂二邊的行為

【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稀有。】

假如有人見到了三有的一切過失,雖然是極其厭離,但由於大悲牽引,反而不斷地受生三有,願意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眾生界,成為一切有情安樂的所依,這是極其稀有。

【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

相反,如果見到三有的各種五欲享受,猶如善妙的無量宮,自己的貪愛並沒有減少絲毫,反而以利他為藉口說:我們不應捨離生死。其實是難以捨離五欲。智者怎麼能對這種觀點歡喜呢?

【《中觀心論》亦云: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

清辨論師在《中觀心論》中也說:菩薩由於具有見到三有過患的猛利出離心,所以他不是耽著三有的圓滿而束縛在三有中,完全被大悲心驅動,為了利他而不安住寂滅涅槃。完全為了利他具足大乘禁行的菩薩,是以大悲願力等特意安住在三有中。

此處具禁行是遮止,真正大乘的菩薩,已經完全遮止了自私自利和損害眾生的心念,唯一行持利他事業。

以下再引《菩薩地》的觀點,破斥上述觀點。

丑六、相違《菩薩地》所說

【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恒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

《菩薩地》中,宣說一百一十種苦,是對一切有情引發大悲的因(在上士道菩提心次第中還會具體宣說),正是由於見到三有充滿無邊眾苦,並非安樂世界,才會生起恒常猛利的不忍之心。但有人卻說菩薩對生死一點也不厭患,這與《菩薩地》的觀點極其相違。

為什麼要如此廣大、深入地思惟苦呢?因為思惟苦是引發大悲的因。其實,只有對眾生的苦難認識越來越深細,大悲才會修得越來越深廣。一位願意為他人著想的人,見到他人有苦難時,會不忍心拋棄他,同樣,菩薩見到無量如母有情正在生死中感受漫長而眾多的痛苦,他怎麼忍心捨棄呢?

丑七、以出離心為基礎,發起大悲之理

【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

此段告訴我們,大乘菩薩應當按照如理的次第發起大悲而趣入輪迴。真正按次第修行,首先要對生死生起無偽的出離心,然後見到有情都是自己往昔的親人,正漂流在苦海當中,不忍捨棄如父母有情,只圖一己的安樂,因此為了利他,甘願跳入三有苦海,這種不捨離三有並非凡夫庸俗的貪著輪迴。這種道次第也是《菩薩觀行四百論》的意趣。

【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云: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苾芻,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

月稱菩薩在《四百論》的注釋中,也詳細說明了此理,比如他說:通過宣說生死的過患,令內心怖畏三有而強烈希求解脫,為了讓他們決定趨入大乘而不墮於小乘寂滅,因此世尊才告訴他們:諸比丘,無量無邊眾多種類的有情,在長夜流轉的生死歷程中,沒有做過父母、兒女、親友的一個也找不到。因此,不能認為輪迴中這麼多的有情與你無關,真實明瞭生死真相的人,理應生起利他心救度眾生,因為他們並非旁人,都是自己過去世的父母、兒女,對自己都有過大恩德。人不可以忘恩,父母親人正等著你去救度,怎麼忍心獨自趣入寂滅而捨他們於不顧呢?

【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

此句也是《四百論釋》的原文。

經過世尊的勸導,菩薩了達世尊言教的含義之後,他們提起心力,開始擔負起救度無量眾生的責任,發願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以來做過自己父母、親友,如今在生死苦海中無依無怙的苦難有情,以此緣故,菩薩以極其安忍的心,主動跳入生死大海。

以大乘道筏度脫眾生,此船筏不是個人所乘,而是能運載無量有情抵達涅槃彼岸的巨輪。此處的安忍,就是真正內心堪能,在艱苦面前不動心,不安忍就是面對眾生的非理邪行、種種度生的勞苦時,內心不能承受。

以上是說大乘要以出離心為基礎,以下再宣說不僅顯教大乘,密咒乘的修行者也要生起出離心。

丑八、金剛乘也以出離心為基礎

【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 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 。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遍捨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

這是以教證說明出離心是密乘行者必須具足的入密基礎。

《攝行炬論》說:以如是次第應當趨入密宗正行。這個次第就是修行人最初應憶念無始生死以來的所有眾苦,而發起希求涅槃安樂的意樂,完全捨離一切內心散逸在貪著輪迴的法,下至王位的自在,本質也是苦,應修苦想,不可貪執。不然貪執在欲塵上,怎麼能顯現密宗大清淨的境界?

以上通過教證理證痛快淋漓地破除了所謂大乘行人自身不應當厭患生死的邪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