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 18:03:27deepmind

廣論消文63 如是若於暇身,能發一具相取心要之欲樂,須思四法。

消文63    648 

如是若於暇身,能發一具相取心要之欲樂,須思四法。其中須修行者,謂一切有情,皆唯愛樂而不愛苦,然引樂除苦亦唯依賴於正法故。

第七項、以四種特法修持的軌理

生起一個合格的暇滿人身,想要獲取心要,必須思惟以下四法。

第一:必須修行。一切有情都想要安樂、不想受痛苦,而離苦得樂唯有依賴正法才能辦到,所以必須修行。

能修行者,謂外緣知識,內緣暇滿,悉具足故。此復必須現世修者,現世不修,次多生中,暇滿之身極難得故。須於現在而修行者,謂何日死,無決定故。

第二:必須能夠修行。由於外緣有善知識的引導,內緣是暇滿人身,如此內外緣都具足了,所以絕對有能力修行。

第三:必須現世修。如果今生不修,來世不知何時能再得到暇滿人身,所以必須現世修。第四:必須現在修。因為我們並不知道,也無法決定什麼時候會死,所以必須現在馬上修。

 

其中第三,能破推延於後生中修法懈怠。第四能破雖於現法定須修行,然於前諸年月日,不起修行,而念後後修行,亦可不趣懈怠。

其中第三點,能夠破除來世才修的想法,消除推延到後世再修的懈怠心。

第四點,必須現在修,能夠破除不馬上修的懈怠心。雖然知道現世就要修,我們卻常常推拖等有空再修,心想日後再修也可以。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拖延,這是現在不趣入修行的懈怠心。

總攝此二為應速修,作三亦可。是則念死亦與此係屬,然恐文繁至下當說。

所以一定要發起馬上修的心念。此處也可將第三、第四點合併為「應迅速修」,所以四法也可歸納為三法。如此則念死也與此(應迅速修)相關,但因篇幅甚廣,所以將在下文說明。

如是若由種種門中正思惟者,變心力大,故應思惟如前所說。若不能者則應攝為,如何是為暇滿體性,現竟門中利大道理,因果門中難得道理。

第八科、另外說明修持軌理。  其中分為二項

第一項、從各種角度思惟的軌理

若是能如上由各種角度思惟,則能大幅度轉變內心。所以應該從各種角度。假如達不到這種程度,則歸納為三項: 

一、「暇滿的體性是什麼」?

二、從階段性與究竟的方面而言,兩者都意義重大的道理;

三、從因與果而言都難得的道理。

隨所相宜從前說中,取而修習。

然後依上述三方面擷取跟自己相應、相宜的內容去觀察修習,則易掌握。

第二科、特別思惟的軌理分為二項

第一項、思惟從因的角度難得的道理

其中因門難獲得者,謂僅總得生於善趣,亦須戒等修一淨善,特若獲得暇滿具足,則須淨戒而為根本,施等助伴,無垢淨願為結合等眾多善根。

譬如從因果關係的因門來思惟暇滿難得,可分總體和個別來思惟。總體來說,不只是暇滿的因難得,就連投生善趣的因都非常難得,至少需要持戒清淨的善因為基礎(根本),否則不能得此人身。以別項來說,想要獲得暇滿俱足的人身,除了必須持戒清淨這個基礎因之外;還要修行布施等(六度)善行作為助伴;以清淨無垢的大願力;作為連結眾多的善根才能成辦。

現見修積如是因者,極為希少,比此而思善趣身果,若總若別,皆屬難得。

但是現在能積累這些善因的人,可說非常的少,所以不論是從總體、或是個別來思惟觀察,能得到暇滿人身的果報確實是極為稀少。

由果門中難獲得者,觀非同類諸惡趣眾,僅得善趣,亦屬邊際,觀待同類諸善趣眾,殊勝暇身極屬希少。

從果門方面來看,觀察非同類的惡趣眾生,它們能獲得善趣身的幾乎沒有;再觀察同樣身處善趣的眾生,能得到殊勝暇滿人身的,也實屬稀少。

如格喜鐸巴云,「殷重修此,餘一切法由此引生。」故應勵力。

如鐸巴格西所說:「要殷重修習暇滿的道理,其他一切善法都由此引生。」所以應當好好努力。

合註:

上師提到:在盛夏時節,只要看看一座草堆上的蟲蟻蚊蠅,便能想見人天身實在絕無僅有。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