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17:27:30Sophia CHEN

人工治"愛"

今天突然想起一些回憶,

好像拍紀錄片一樣,開會中浮現一部部電影

疫情中,人工智慧可不可能取代這麼多的記憶量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因為這些旅遊限制而壓抑住情緒

也有點類似我們之前提過的情緒勒索,

對於先天沒有同理心的孩子來說,就如同機器人一樣

不斷地吸取大量的知識包括心理學、天文學等很多專業的知識

但是當他們要連結現實生活就產生了斷線,

就像人的左腦和右腦掌管的功能不同,

有小孩常會誤用一些詞彙:無腦、老花等的貶抑詞彙

當反問他們就說不出為何無腦仍能行走和運動呢?老花不就是眼睛老了?

在直觀的角度來跟他們討論似乎可以跟課題有所連結

不論是健康還是生物的觀點,

所應用的知識在生活中,大概就是這樣吧!

人工智慧能去分析字詞和數字,但對於情感相關的辭彙是過於抽象和泛泛而論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小孩有這樣的問題,

除了在家感受不到愛與關懷外,在學校和現實生活中也是看到一些不好的示範

不懂如何尊重他人,直觀的用不雅的詞語替代,

例如:某某小鬼直接跑到教室指責老師,為何剛才妳沒有幫我xxxx?

其實這種情況在家或街上應該都看過,只是小鬼看到直觀學習到的就是這樣語態

如同機器人模仿語言學習一樣,但他看到的對象有可能是傭人和小鬼之間的對象不同

而非對師長或其他人都是一樣的態度

類化好的行為真的需要很多時間去處理,

還有身為家長和老師先學會理解"沒有同理心"的感受,

讓他們從中學會對自己負責和生活中對家也盡一份心力吧~~~

上一篇:文與學敘述

下一篇:心中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