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10:25:17小蟹子

韓麗娟:秋芳的舊事新書,序說《紅塵舊事》

   2017年底,邀約了一些特別的朋友,以「打破此生囚牢」為題,寫一封5000字的信。對不以文字維生的人而言,即使是中文系畢業,5000字長文,確實是大工程一件。

    寫「武術」的李子堅,特意騰出整天空檔,打好草稿再慢慢修;寫「讀夢」的韓麗娟,因為擱在心上的壓力太大了,從接到邀約就每天200~300字反覆耙梳,直到近日才終於明白,她把交稿時間提前了整整一年,瞧,這壓力有多大?

    接到子堅計劃從新加坡訪台看看創作坊的訊息,想著也邀約麗娟,趕上「同系列作者」的聯誼班車,辦一個小小的同學會。活動很多的麗娟,怕雜事牽纏,提早問聚會時間,我總覺得熟年後,萬般皆好,想著子堅人在新加坡,萬一有事沒來或者來了也沒有時間到中壢,就「且喜當下,相聚隋緣」,何必多掛一件心事呢?我遲遲不問,麗娟卻積極轉問子堅來台行程,相見鈕就這樣啟動了。

    子堅是新加坡人,大學時,我們幾乎沒有多說過幾句話,竟然因為他才形成這個聚會;故人相聚聊起緣起,子堅說:「接到麗娟詢問,才確信這事成了。」原來,在歲月走過後,見與不見,對我們竟然會形成這麼多糾結。

    子堅提過,我們一起在東京讀書時,他曾經到吉祥寺找過我,一直很好奇:「你怎麼知道我住在吉祥寺?」他很意外,我竟然把我們曾經在吉祥寺街頭偶遇的片段完全忘了!直到聽麗娟和我絮絮叨叨,我記得的兩次見面都很好笑,她完全想不起來;她記得的相見都很慘烈,有一次,午餐時間到了,她擔心兒子該吃甚麼?我竟然提供吐司,還有一次她提供便當,我很不想吃。哈哈!青春時光怎麼這麼任性?我真的完全記不得了。

    「原來這就是女性的記性。」子堅這一說,「吉祥寺偶遇被遺忘」,就成為再自然不過的「女性記性」。他忍不住加上一句:「可見你們兩個真的很熟,我沒回台灣,你們也應該多多見面,同學情誼很難得。」

    我們的感情,竟然需要被提醒。我想起第一次出書,出版社同步推出《黃秋芳小說集我的故事你愛聽嗎《黃秋芳極短篇金針菜》、《黃秋芳散文集:紅塵舊事》,占據了行銷話題。重新翻讀麗娟為《紅塵舊事》寫的這篇序〈秋芳的舊事新書〉,看她一件件、一樁樁,數說著早已遺失在流光河裡的舊事。三十歲時我們看二十歲的青春,仿如太古遺事;年過半百回看,倒覺得這麼遠卻這麼近,彷彿這世間真的有些人、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讓人分外安心。

    麗娟布衣清澄,迷迷糊糊,記性一直不太好。總覺得這樣過日子也不錯,她對愛太敏感,大半的事忘了也好;沒想到,這篇序裡情節分明,除了在子堅面前嘈嘈切切的四次相見之外,她還去過《國文天地》辦公室找過我,我們也曾經在桃園的Coffee Shop相聚過,甚至連不相見也託人問候一聲,這些我完全想不起來的場景,又會在哪一個生命轉彎的短短一瞬,驀然浮現呢?

    在這些往事都還沉在記憶底層,至少,我們可以先翻撿著,這些舊事新書是我們最珍惜的曾經

                                                ☆☆☆〈秋芳的舊事新書〉☆韓麗娟☆☆☆

            1.關於舊事

    高中雖與秋芳同校,真正相識,卻在離開新竹之後。

    那時我們剛上大一,她是691128,我是691129,因為有著地域和學號上的關連,註冊後椰林大道

相遇,我喜孜孜、興匆匆上前招呼,她卻皺起眉來,嫌我這樣冒失。

        住宿舍時兩人分在一起,她在上舖我在下舖。只記得她整日的嫌我她嫌我睡得太早,起得太晚,又嫌我活動太多,唸書太少。印象最深的一次,她又笑又怒,指著我說「麗娟,妳好沒知識唷幽夢影都沒讀過」被她一指,我頓時覺得此書沒讀,過去十幾年光陰都算是白白糟蹋了一般。

        秋芳是頂認真讀書的,她的速度也很快,因此當她發現我日復一日,有一搭沒一搭地拿著同一本書在看時,常常瞪大了眼睛、一副無法相信的表情,驚叫道「啊麗娟,你怎麼還沒看完哪!?

        我們兩個都瘦,身高也相仿,所以喜歡相偕去教官室量身高,看她是否多長了我零點幾公分,或我又瘦了她零點公斤,彼此小心翼翼看管著對方的身材。上了磅秤,量了身高,發現數字都不差,她就會心有未甘地嫌我腿粗(因她的細長),我便嫌她的腰粗(因為我瘦),如此一人有一樣法寶,可以拿來抵制對方,於是兩人都笑盈盈、興高采烈離開。

        秋芳雖愛嫌我,一旦面對宿舍其他成員,她又是護著我的。宿舍慣有內務檢查,我的大名下面不是,就是個大×,常破壞了整個寢室的總積分,於是其他人羣起而攻之,嚴重時甚至投票表決要我「痛改前非,否則驅逐出境」,秋芳總是無言,但堅持反對,並且在事後,一反常態溫柔地勸我整理內務,然後兩人開始把寢室的「老古板」,一一點名痛切批評一番。

        春天來的時候,秋芳燙了頭髮。那時春假剛結束,她返鄉歸來,剛跨進校門,被我撞見,我戲說道「秋芳啊妳是不是看到滿園花飛,忍不住回去也燙個頭妳啊真是個耐不住春天的人」豈料她聽了反是滿心歡喜、甘甘願願承受下來,遇到他人詰問,還會高高興興回答道「麗娟說我是耐不住春天的人

        大二我搬出宿舍,兩人也就這樣疏遠了。椰林道上再相遇,也只是匆匆幾語,只恍惚記得她忙於「慈幼社」,忙於「新潮」,忙於篆刻,到了大四忙於上班。那一天,她剛考上漢光,我們在校門口相遇,兩人就著椰樹坐下,她興奮地告訴我「我要上班了是漢光耶」她手中恰好拿著「鏡頭中的詩境」,就一頁一頁翻著,一頁一頁解說著,那快樂、榮耀的表情就彷彿那本書是她寫的一樣。說了將近一小時,都在說著她的漢光,她的工作計劃,我好像見到了瑰麗燦爛的工作生涯即將在她面前展開。要分手時,她仍是笑嘻嘻地說「我要上班了

        望著她的背影,尚是天真懵懂的我不禁納悶她這樣單薄,為什麼竟可以這樣忙碌、這樣獨立

        兩人真正覺得相惜,卻是在畢業之後。也許是我們都體會到人生聚散果真如飄蓬,每一回見面都恍如夢中,因此一旦有緣,就不忍錯過這噓寒問暖、相濡以沫的機會。我們在國文天地,在桃園的Coffee Shop,以及她獨自租來的一層公寓裡,都曾不遠千里,見面長談,甚至不相見,託他人問候一聲,感覺也是極親近的。

        這時的見面,秋芳總以相同的面貌感動著我,她一逕那樣,用極溫柔極溫柔的語氣、把我自己早已遺忘的過去、一點一滴描繪著,讓它們全都生活過來。到最後,她說她看著我,總有「美好即將逝去」的惋惜。她說「麗娟,過去是別人為妳造一個艷光四色的舞台,如今妳走下來了,妳要想辦法再為自己造一個舞台」,我才覺得在她的描繪中,我上了真正的舞台,至於那是不是真的發生過,倒令我恍惚了,我問「妳為什麼可以把我的過往,記得那麼清楚呢」、她眨一眨眼「因為我用心啊

        她看我另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急「麗娟,妳要寫呀不要忘了妳是有筆的人」她開始舉許多我過去寫過的句子來說明,一面還怕我不相信地說「妳看,是因為它們真的好,我才記得清楚,不然別人寫的我怎麼記不住」說到最後,或許由於我的太缺乏自信,也使她信心開始動搖,只好撒賴說「唉呀不管啦麗娟妳不要這樣好不好妳這樣我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巧言令色之嫌了

        這時我才覺得,我們過去的根源原是深的。

            2.關於新書

        雖然才要入爐新焙,卻是舊時熟悉的口味。

        讀秋芳的紅塵舊事,也跟著溫習她的過去,以及我們的過去,因此這書中我最愛的,倒是她就時心情了。

        紫蓮花的故事和心情是我最熟悉的,那「我總以為愛你,是一種特權,因為我愛你,所以你應該愛我愛得更多」的嬌慣任性,以及「在惶惑憂疑的時候,想起一個名字,就覺得在大的風雨仍能無所憂懼」的真純嬌痴,果真是令我心痛而且心痛了,我想我跟秋芳最接近的地方是一開始,我們都堅持「一生只愛一個人」,直到世事變遷,當我們愛了「不只一個人」之後,仍很留戀那最初的堅持。

        紅塵舊事裡「兩個四段一號」有我們對那孕育、包容我們所有故事的校園,共同的依戀,「其實更早的時候,我就明白,一條掌聲與歡笑交雜的來時路,已經到了盡頭,當我把學生證推進那小小的窗口,好領取一紙畢業證書,四年的重量就在這一分鐘內換成薄紙」,這樣惆悵的心情,本已十分久遠,被秋芳一提,卻活像往事的精靈,清清晰晰站在眼前。

        其他篇章收拾著這些年來秋芳獨自努力的痕跡,寫芙蓉鎮日暖春回的秋芳,已有另一番面貌,倒不是我所熟悉的了,不過從此也可看出秋芳的用心了。

        秋芳的日子越來越豐富,她的人也越來越煥發著經事後成熟寬容的光采。但我忍不住要這樣相信,就算她再經事、甚或到了白髮蒼蒼,她的心中會永遠留著那個二十歲的身影,就如她在我心中所留下,也正是那個我熟悉的身影,二十歲、留著長髮、任性愛嬌、享受而且揮霍著愛情的、清瘦的女子。

                    -----摘錄自1984.10《紅塵舊事》

小蟹子 2018-06-15 09:59:43

好作品,真的是床母娘的寶貝。
值得慶幸的是,除了評審時看見好作品,也在真實生活中,交了一個好朋友。

山鷹 2018-06-15 09:57:26

一直一直,在愛的循環與擁抱中。
啊!我也曾被擁抱過。
山鷹謝過床母娘。

佳儒 2018-06-15 09:56:51

天生思緒浩如繁星、心境峰迴路轉的人,有幸遇見老師溫柔的光,為幼兒緯緯划小船、帶念關關雎鳩、鼓勵整理千頭萬緒、網住美好......是生命裡的幸福

多年前,緯緯咯咯的笑聲還在我腦海裡,每一個遇見,像是舞台劇場景般,這些人坐這裡、那些人站那裡,說了哪些話,在什麼時候微笑,歷歷在目。

念舊的人,守住往事。

幸運的是,這些回憶裡,也有另一顆重情的心,以文字轉譯,每一次閱讀,場景再現,像是重新回到那個時刻,再次感受當時的溫和勸勉、真心關懷。

在書寫成為習慣後,我學習辨認,當內在隱隱有股想說的霧氣往上盤旋,如果不理會它,就會往下悶堵,形成窒悶。

即使一開始空洞,覺得將「無形化為具象」像是把內心深處的思緒以真空吸引器強力抽絲,但往往書寫完成,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表象與內心真正的感受不同,有些以為的認知有了新的思路:啊!原來我是這樣想的。

寫作像是往內心深處探索,是內我與外我之間的溝通,是同步走在世界裡的旋律,是感動流過細胞如浪濤般席向世界。

謝謝老師的真心,在重重人海中,有一份理解,遙遙相應:)

知遇之恩,永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