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11:18:53hatsocks

《徵婚啟事》:找一個人。



眼科醫生杜家珍辭去工作,她在報上刊登徵婚啟事,希望能遇到有緣人,步入婚禮殿堂,並忘掉傷痛的過去...

陳國富導演的《徵婚啟事》敘述家珍跟不同人見面,有勞動階級、國小老師、從事情色行業的男子,以及演員和配音員等,遇見了男人、女人、盲人、有自閉傾向的男子、或是選擇進入異性戀家庭的同性戀男子等。家珍從這些人身上看見愛情(關係)的多種想望,包括表明婚後一定會改變自己的理想主義者、覺得時間到了就該結婚的人、也有只是想要遊戲人間的享樂主義者等。

每一次見面就是一則短篇故事。關於條件,抽煙不行、檳榔不愛、太多話的受不了、太安靜無法忍受,談感情,找的都是「自己要能看得慣要能習慣」的另一半;關於職業,電影裡有情色行業的男子趁機詢問家珍有沒有意願接客賺錢,家珍覺得對方無理:「在你們眼裡,任何女人都可能會變成妓女嗎?」質疑男人對女人的想像貧瘠,然而,男子也覺得家珍自視甚高,譏諷地說:「那下次我在總統府上班我再介紹妳去好了,這樣比較高級一點?」卻也點出社會對於不同職業的人,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偏見;關於焦慮,亞斯伯格症的年輕男子被母親帶去跟家珍見面,希望對方可以試著和兒子交往、眼盲的歌手直接點出「妳看到我是不是很失望?失望是很正常的。」、想要當「正常人」而選擇壓抑自己性向的同志、也有出獄的更生人希望可以獲得被愛的機會等,選擇或擁有一段愛情,有時候是連跨出第一步都難。

《徵婚啟事》是現實的,很多跟家珍首次見面的人,立刻表示願意跟家珍深入交往並且論及婚嫁。這些人常有一句相近的台詞:「妳為什麼會想要來徵婚啊?妳條件不錯啊!」這個世界偏向「外貌協會」多些,漂亮的、帥氣的人,似乎比較容易找到另一半。電影沒有否認人生的不平等,反是順著這條線去探討人們的膚淺,以為只要外貌和感覺對了,就能夠發展愛情。

「今天有一個男人問我說:小姐妳是不是在報復?我有嗎?他說:妳跟我見面,好像就只是為了來嫌棄我。」

《徵婚啟事》是哀傷的。為什麼家珍要辭職要徵婚?單純想要步入家庭,或另有隱情?隨著電影進展,我們慢慢明白家珍跟男友分手後,依然掛念著對方,希望藉由另一段愛情來沖淡思念;慢慢明白男友原來是有婦之夫,家珍與他交往後,不小心懷孕墮胎,男友卻從此神隱不見...家珍刊登徵婚啟事,以為這樣可以讓自己從受傷的感情抽離的更快,但她卻發現每一個來徵婚的人都成了一個比較值,越是比較越走不出對前任男友的思念。心上依然牽掛著舊愛,每一段可能的新戀情都只會是蒼白的存在。

「妳難道一個好的都沒碰過嗎?」
「好的都是別人的。」

《徵婚啟事》是無奈的,適合自己的人不在身邊,不適合自己的人卻渴望能跟她在一起。家珍徵婚、辭職,說的是她改變的渴望,可是家珍改掉的姓氏又跟前男友一樣,矛盾點出家珍走不出前段感情的困境。《徵婚啟事》有無奈、悲傷與憤怒不解,卻也有它溫柔的一面,電影很多時候感覺是要嘲弄一些人,最後都能丟出回馬槍,自省起來。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被關照到他們各自的憂愁,就連外遇這件事,電影也給了觀眾一個溫柔的答案。

「我終於知道事情為什麼會是這樣。聽妳的留話,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像妳那樣對他付出,我也不可能對任何人如此付出,知道這個,我還有什麼好怨恨的。我要謝謝妳,讓我完全平靜下來,可以去面對新的生活。」

《徵婚啟事》於1998年推出,它其實很適合和晚兩年推出的《花樣年華》對照觀賞,它們都在探討愛情是什麼(前者透過徵婚,後者透過扮演),都有受傷的情人,也都不約而同地明白,有些愛情裡的背叛不是因為想要傷害誰,而是事情(戀上彼此)就這麼發生了,覆水難收。

《徵婚啟事》的演員,顧寶明荒謬的好笑、金士傑一板一眼的正經與小哀傷、劉若英的尷尬笑容與片尾電話淚崩一幕太出色。另外,片中不少素人演員的演出都自然的不像在演戲,非常有親切感。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