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15:07:07hatsocks

《無聲革命》:誰催生了革命份子?



「你們現在是國家的敵人,因為你們有自己的想法,並訴諸行動。」

1956年,史達林城一所畢業班學生,為聲援匈牙利的革命行動,發起全班默哀兩分鐘運動,此舉引起國家單位注意,並被定調為反革命行動,上從校長與教育部長下至學生的親友父母,一致要求他們交出主謀,否則將會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

《無聲革命》通篇不見血,卻有無所不在的迫害。迫害來自不同理念的學生分成兩個群體,事件發生後,原先反對默哀行動的學生們,除了遭受來自校方的壓力,還得面臨自保或背叛的選項(同儕間的壓力)。迫害來自同一陣營的孩子們,受到權力單位的威脅,必須思考不服從運動所要付出的可能代價。迫害更是來自國家單位無法容忍任何異議的聲音,人人都要對國家與領袖表達忠誠,若是不從便就會受到排擠甚至可能的牢獄之災。

《無聲革命》通篇不見血,但它讓人看得哀傷。校園與家庭是人格養成的重要場域,然而,《無聲革命》片中對學生心靈傷害最大的場所正是校園與家庭。為了保護個人利益與家人,就得違背原則,就得向權力低頭。孩子從小接受這樣的觀念,成長後,自然會用同一套標準教育下一代,形成惡性循環。

《無聲革命》通篇不見血,它是德版的《返校》,訴說獨裁政權與自由心靈的抗爭。事件剛發生時,學生們為了自保將行動定調為「非關政治」,藉此躲過校方的懲戒。這不得不的選擇,說明了東德政治環境的高壓(不准有反動思想),以及學生們的脆弱,當初提出靜默行動,或許只是憑藉著一股純粹的熱血(或覺得很酷),沒有意識到不服從運動會遭遇怎樣的反擊(以及可能的犧牲),因此,當他們發現事件一發不可收拾時,第一時間反應是將行動和政治意圖做切割。

事實上,這股學生反動之火,早在事件之初就可能被撲滅,然而國家單位的強勢介入,剛開始的確有帶給學生們偌大的壓力與不安,但隨著國家單位的攻擊力道越來越強悍(且不合理),受壓迫的學生們才開始正視這起靜默行動的意義,並且正視他們與國家之間的關係。《無聲革命》最諷刺的設計,在於打壓學生自由思想的國家單位,正是催生出他們最害怕的革命份子的推手




走過白色恐怖與戒嚴時期的台灣觀眾,觀賞《無聲革命》應該會很有共鳴吧,那些匪諜就在你身邊的耳語、那些無法暢所欲言的自我思想審查、那些無時不刻在旁監視並且控制你的一切生活作息的情治單位...都有著強烈的既視感。《無聲革命》或《返校》這類電影的存在意義,是提醒、是警示、是告誡觀眾:不要重蹈覆徹,別讓相同的事件再次發生。


只是,人類真能從歷史中學會教訓嗎?或者相似的暴力,只需換上另一種樣貌,就可能會再次復辟與重生?例如,對他人的一言一行的高度審查、無所不在的監控、追求自身利益的各種出賣與背叛、一言堂式的群體思維等,這些情境是否聽來陌生?或者,只要上網翻閱今日時事與留言,就會發現人們距離理想的民主與自由,仍是無比的遙遠,而各種暴力,依然在生活中輪番上演。

《無聲革命》是悲傷的作品,它讓我們看到國家的迫害、看到父母輩的恐懼、看到年輕人的憤怒、看到膽怯中一絲尚存的勇氣與關愛可能帶來的改變。Lars Kraume 導演把電影拍得穩當,片中幾場親子對手戲,皆能帶來些反思與動人的力道,而劇中年輕演員的精彩演出,他們與壞掉了的大人的對抗,以及結尾某一場戲,都有讓我想起《春風化雨》,應該說,《無聲革命》有刻意向《春風化雨》致敬吧?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