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7:05:06eddyhsin0303

「糖尿病」居然也有「無症狀患者」?

想必大家最近對於「無症狀患者」一詞絕對是耳熟能詳。但「無症狀患者」除了在討論2020年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COVID-19「新冠肺炎」之外,長期存在於你我周圍的「糖尿病」是不是也有這種「無症狀患者」慢慢侵入你我身邊的親朋好友,甚至是你我自身呢?

以下我們就來看看,關於這篇文章怎麼說的:

以下參考文章轉載自:

https://tw.news.yahoo.com/%E5%A4%9A%E6%95%B8%E7%B3%96%E5%B0%BF%E7%97%85%E4%BA%BA%E4%B8%8D%E6%9C%83%E6%9C%89-%E4%B8%89%E5%A4%9A-%E7%97%87%E7%8B%80-4%E7%A8%AE%E4%BA%BA%E6%98%AF%E9%AB%98%E9%A2%A8%E9%9A%AA%E7%BE%A4-020000317.html

「吃多」、「喝多」、「尿多」是一般人對糖尿病最直接的印象,但事實上,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並不會出現上述症狀,甚至有許多人是在治療其他的併發症時,才輾轉診斷出糖尿病。

尤其是年輕患者通常沒有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容易延誤治療。根據健保署全台三高大調查就發現,國內30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高達七成的人未就醫。

游能俊診所院長游能俊也見過不少病患,因為視力突然退化到眼科檢查,才發現原來自己早已得到糖尿病。

 

全民威脅,來自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異常疾病,跟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密切相關,又可依照成因分為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目前台灣的糖尿病患中,有將近98%都是屬於第二型糖尿病,是引發各種併發症、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類型,且隨著年齡增加,罹病機率愈大。

人體調控血糖的運作機制,主要仰賴胰臟內「貝他細胞(Beta Cell,簡稱β細胞)」所分泌的胰島素。當血液中的葡萄糖升高時,便會刺激β細胞分泌大量胰島素,加速葡萄糖進入細胞中,使得血糖維持在恆定的範圍。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約八成是因自體免疫系統異常而破壞β細胞,使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這類患者通常幼年發病,必須長期依賴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另外兩成則屬於「原因不明的第一型糖尿病」,多有明顯的家族遺傳現象。

第二型糖尿病,胰臟尚未失去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主要是細胞無法正常利用胰島素(胰島素阻抗)及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造成血液中糖分過多。

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釐清,但被認為跟多重基因的變異與肥胖有關,且以內臟型肥胖為主 。

研究指出,內臟型肥胖者體內的腹部脂肪會分泌出游離脂肪酸,是引發胰島素阻抗的元兇。若是堆積在肌肉組織中,會抑制肌肉對胰島素的利用;若是在胰臟組織,則可能加速β細胞的惡化。

 

誰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糖尿病家族史

容易誘發第二型糖尿病的基因雖有明顯的遺傳傾向,但如果生活習慣良好、體重正常,不必然會罹患糖尿病。

●肥胖(BMI>24)、缺乏運動者

相關文獻指出,女性BMI大於25、30和35時,糖尿病的危險性是BMI低於21的5、28和93倍。

●妊娠糖尿病史

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會干擾胰島素,使血糖升高,需要增加胰島素分泌來調控。若孕婦胰島細胞不及因應,便會引發妊娠糖尿病。雖然生產後這種情況就會消失,但隨年紀增加約有50%的機率會得到糖尿病。

●高血壓、血脂代謝異常

高血壓(>140/90mmHg)、血脂代謝異常與肥胖、高血糖並列為代謝症侯群的判斷指標,而代謝症候群的致病機轉被認為與胰島素阻抗有關,日後罹患心血管病變或糖尿病的機率也高。

血脂代謝異常包括:

‧高密度膽固醇

男性<40 mg/dL;女性<50mg/dL

‧三酸甘油酯>150mg/dL

以上,小編要先總結一個現代人的可以從簡單做起的,就是... 熬夜追劇、工作加班、夜唱小酌,如果這些快樂你都捨去不掉的話,那就每週要抓出固定時間,好好運動,維持體態呦!

男人之家 2021-03-08 11:01:10

必利勁官網:http://www.priligy9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