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7 23:28:01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四攝法

四攝法

 

(名數)一布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也。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霑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經中曰:「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大方便佛報恩經》云:菩薩知恩報恩,成就智慧,破壞無明,莊嚴菩提,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修行智慧,以知法界故,受身安樂,是名自利。能發眾生世間之事及出世事,是名利他。能壞煩惱智慧二障,是名大果,是名知恩,是名報恩。菩薩智慧四事不可思議。

 

四攝法為菩薩所修行的道。

菩薩要自利當得利他,利他行則依四攝法。

《華嚴經》云:「若能捨離有為過,則離我慢諸放逸。若離我慢諸放逸,則能兼利一切眾。若能兼利一切眾,則處生死無憂慼。若處生死無憂慼,則能精進無有上。若能精進無有上,則得一切諸神通。若得一切諸神通,則解一切眾生行。若解一切眾生行,則能成就諸眾生。若能成就諸眾生,則得成就眾生智。若得成就眾生智,則能具足四攝法。若能具足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量利。若與眾生無量利,則能具足方便慧。若能具足方便慧,則能安住無上道。若能安住無上道,則一切魔不能壞。若一切魔不能壞,則能超出四魔道。若能超出四魔道,則至堅固不動地。若至堅固不動地,則得無生深法忍。若得無生深法忍,則為諸佛所授記。」

 

四攝包括了四種,分別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為追求覺悟的有情眾生,使人覺悟的有情眾生,具足了三昧陀羅尼。菩薩外行四攝法,以內則以四無量心為根本,希望在迷的眾生一同了悟真諦,同就成佛。所以利用四種攝受方便之門令眾生產生一種好感和依附之心,當獲得眾生的信任,便可更容易使其親近佛法。

 

布施

布施分作三種分別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

財布施分外財布施和內財布施。

外財布施包括了錢財、物質、醫藥等等的施捨,特別是在別人有所需要時,悉數贈予。

內財布施是以體力勞動幫助別人。如義工。

法布施是把自有的知識智慧技能傳授給對方。若果眾生對佛法追求時,我們應當將知識道理傳授、更應宣說善法,令其蒙益。

無畏施是一種令人脫離恐怖的施予,包括使了脫離危險或拯救瀕死之人等等。既稱「無畏」,即是自己面對人言所譏、眾人無明眾口鑠金之時,仍能堅持正信正念行正道,進行拯救,不怕受辱。

三種布施以法布施為首,最快見效,效果最明顯。我們應該隨時隨地的布施,幫助眾生。

佛陀說以無畏布施最為高尚,代表已經捨棄一切、無執著、無我了。

 

 

愛語

愛語可以理解為善軟之語,而不是多語。更不應是阿諛奉承、媚惑人心之語,須知口亦能作業。對人我們可說歡悅讚嘆之話,看見別人傷心時則說安慰之話。讓別人信賴,廣傳善法善行。別人失意時,給他一個柔軟語、愛語、鼓勵的話。

 

 

利行

菩薩會隨身口意三途而善行,這裏所說的利行是超越了一般人世間的標準 (路徑窄處,讓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留三分與人嘗)。捨棄自利而行他,以別人所遇的當作自己所受的,以人飢為己飢、以人溺為己溺。不論是對你有恩的、或是你所厭惡的人都一樣的平等的幫助,但必須把智慧與慈悲結合。

 

 

同事

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說 「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受,我們要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感受別人的感受,苦其苦、樂其樂。令別人多親近自己,藉機會再傳善法善行。

 

 

先以定動,後以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