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10:07:10俞講師

戰戰兢兢-六度持戒

戰戰兢兢-六度持戒

戒律如同「交通規則」,遵守交通規則是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同樣的,遵守戒律是保護自己的身口意也保護他人。

相對的,違反交通規則被發現,必然會有處罰的後果,違背戒律造下罪過錯,必然要承擔報應,對一切的遭遇負責,一切的因果報應都是「自作自受」。

在營隊要遵守的戒律,即是「培訓守則與佛規禮節」,以及營隊的共識:「一切的付出都是為班員為營隊,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私慾。」

培訓守則的第二條:「到佛堂要遵守佛規禮節、參辭駕、叩首,不大聲喧嘩等,並保持佛堂整潔。」

由此可見營隊的培訓,如同佛堂正規班,遵守佛規禮節即能收束我們散亂的身心,引領我們收心回到自性的原點。

像是進入佛堂先淨手,淨手的意義即是「淨心」。接下來在佛前叩首參駕,即是誠心敬意的告知上天,我們回到佛堂來參班學習,因為天大地大老母娘最大,即使仙佛臨壇也要先參駕。

這些基本的佛規禮節,看起來做起來很簡單,事實上其中的涵義很深刻,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身為「修道人」,抱持戰戰兢兢的態度,不僅尊敬外在的仙佛,更要尊敬本身的「自性佛」,因為「人一叩是命」。

「尊敬仙佛」是十五條佛規的第一條,也是修道辦道的基本信念。誠如老師在紐約綜合班慈悲過:「來佛堂為了什麼?『學佛』-學佛的慈悲喜捨、犧牲奉獻、無怨無悔。」

顯見每一次我們參與培訓,每一次舉辦三天營隊,其實我們都在學習聖賢仙佛的德性,常常提醒自己一句話:「我是修道人」。既然我們都是修道人,遭遇問題要用「修道修心辦道盡心」的角度去反省思考,不是用「世俗的是非對錯」去論斷他人。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真修實煉

遭遇不好帶動的班員,我們要反求諸己的反省=是否本身的德性不足?是否自己尚未做到知行合一?是否本身沒有以身作則的守好佛規?因此自己講的話無法攝受班員的心。

遭遇不好溝通的夥伴,面對溝通不良的問題,我們也要先反省自身=是否本身的語氣不佳?是否本身的表達內容不清楚不明確?是否自己忽略對方的感受?是否本身的講法理直氣壯,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遭遇意見不合的狀況,要求自己心平氣和的表達,避免情緒性的發言與指責,善用集思廣益的討論過程,討論出幾個解決方案提報幹部會議,幹部會議再次討論之後會表決,表決的結果會呈報營主任決議定案,最終我們要信任幹部會議的決議,更信賴營主任的裁決,這是營隊的基本共識。

即使最終決定的結果「不如我意」,依然抱持尊重信任的心態,接納不如我意的結論,這是「放下小我完成大我」的修辦態度。

因為我們尊重每一個人表達的意見,個人的意見很好,但是不一定是最適合。相對的,整體的決議更加重要,決議之後的結論,即是我們共同承擔的責任,同心協力執行的目標。

戒律如同「地圖-GPS」,指引我們一條回天真明路,避免迷路浪費時間與精力,遵守戒律是「以戒為師」,把握正確的修辦方向。

在佛堂要遵守的戒律,即是十五條佛規。

十五條佛規的最後一條「謹言慎行」,往往是我們忽略的重點。因為口業最容易造下,往往一句話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一句話可能會傷到人,甚至一句不圓滿的話,可能會造成諸多紛爭。

縱然網路上面子書的內容可以刪除,Line的發言可以收回,只要傳送出去的訊息,三界十方都能接收到,很容易召感考驗,與他人結下惡緣而不自知。

上上週四培訓就公開告誡夥伴,請大家不要在網路上公開發表批判佛堂或是營隊的言論,因為會造成負面能量的召感,造成諸多後遺症。

即使個人的出發點是善意,也是好心做壞事。因為我們要護持佛堂保護營隊,即使營隊有不圓滿的地方,每一位夥伴都可以透過檢討的過程表達意見,促使營隊越來越進步。同樣的,如果某位夥伴對幹部會議的決議有質疑,可以私下找副營主任或是各組組長表達疑問尋求解答,這樣子才能做到謹言慎行。

尊敬仙佛是修道修心的根本,修持「清淨心與謙恭心」。謹言慎行是反求諸己的真我作主,為了「保護身口意」,只要嘴巴閉上就沒事。

修道修心是「針對自己」,不需要針對他人,我們要效法老奶奶的「德慧雙修」,立定修道的目標「培養德性-智慧修煉」,藉由持戒的修煉過程,本身道心-道念-道氣自然會持續成長。

遵守戒律如同「登天梯」,抱持戰戰兢兢的態度,一步一腳印向上提升覺性。即使持戒的學道過程,必然遭遇諸多的磨難考驗,唯有堅持忍耐始終如一的修煉,最終必然會心想事成,達本還源回到靈性的故鄉。

7/29/20 10:38:3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