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14:09:13aggartpra

 專傢談經濟重心東移亞洲:世界貿易重心在亞洲

  世界經濟重心為何東移亞洲

  世界的消費重心、制造業重心、貿易重心都在亞洲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李鳳桃 | 北京報道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美國傢經濟持續低迷,新興發展中國傢經濟增速放緩。作為世界經濟龍頭的歐美經濟體自身難保,更無法帶領世界經濟走向復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在經濟變遷中,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從歐美地區轉移,並將最終東移亞洲。”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的主要貢獻者

  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減速。2012年,中國GDP增速下降到7.8%,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下降到7.7%。改革開放以來的3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高達9.6%。

  陳文玲分析,現在,中國經濟速度放緩瞭,其背後的原因有主動調整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因素。但是,相比其他世界大國,2012年中國經濟7.8%的增速並不低。按照世界經合組織的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是1.9%,歐元區是-0.6%,日本是1.6%。

  可以說,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就像一列高速列車一樣,發展非常快,但是,任何運行都是有起點有終點,有不同的站點,我們在啟動並經過高速發展後,一定有一個調整期,一定有靠站加油的時候。所以,調整就是為瞭更好、更快地發展。所以,我對中國經濟還是充滿信心。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後,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量最主要的貢獻者,今後,這個地位仍然會保持很多年。

  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五大經濟體是發展中國傢,也是增長潛力最大的國傢,同時,也是這些年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傢。原來發達經濟體占整個世界比重高達60%,現在降到瞭33%,而現在金磚五國占世界GDP的比重已經上升到37%,因此,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和經濟體一定會是世界經濟增量的最主要貢獻者,這個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世界的消費重心、制造業重心、貿易重心都在亞洲

  陳文玲表示,現在,世界經濟的重心在亞太地區,尤其是在亞洲,這既有外交上的戰略考慮,也有經濟利益上的考慮。

  首先,世界的經濟重心在亞洲。在亞洲,中國現在的GDP約占世界總量的11%,日本、韓國也都是GDP生產大國,整個亞洲的GDP總量在世界的總量中占到20%~30%的比重。在未來的發展期,世界的經濟重心也在亞洲。

  第二大因素是,亞洲有世界最大的市場,擁有最大的消費群體。中國擁有13億人口,大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印度擁有12億人口,所以,李克強總理到訪印度時說,我代表13億人向12億人表示問候。這兩個國傢的人口加起來就有25億。再加上日本、韓國等其他亞洲國傢,亞洲地區的人口要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

  而相比之下,歐元區總共隻有3億多人,美國人口也隻有3億,加拿大人口隻有幾千萬。

  亞洲擁有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而且是一個成長中的消費群體。當前,整個亞太地區的人口收入呈上升的趨勢,中國的人均收入也在快速增長,到2020年還會翻一番,所以,這會對世界產生最大的吸引力。

  第三,亞洲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基地,其中,以中國為最。中國制造業產值在2011年已占到世界制造業總產值的19.8%,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如今,這一比重還在上升,2012年中國制造業產值占世界的比重已經達到五分之一。

  日本也是制造業強國,在汽車、新材料和電子等產業有著較高的制造業水平,而韓國的電子、鋼鐵、汽車等制造業都保持著較強的創新能力,此外,印度的制造業也在崛起,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也都在增強。所以,在制造業體系中,產業佈局最集中的地方就在亞太。

  第四,亞洲經濟的一體化在加快,亞洲地區國傢的經濟夥伴關系正在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01年啟動,在2010年建成後,又啟動瞭東盟10國加上中日韓三國的“10+3”模式,之後又啟動瞭“10+6”模式,澳大利亞等國加入瞭自貿區,亞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正在加快。

  以東盟“10+1、10+3、10+6”為載體,亞洲經濟正在加快融合,各個亞洲國傢正在通過自貿區的建設,讓渡一部分國傢的利益和權力,形成一個在亞洲地區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新區域。或者,我們用學術語言來說,就是流動的經濟圈。

  世界的消費重心、制造業重心、貿易重心都在亞洲,因而,整個世界聚焦在瞭亞太,並關註亞太地區的發展,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

  陳文玲告訴本刊,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將軍事力量、外交力量、還有經濟力量佈局到亞太,這也是美國所謀求的國傢利益,是它的戰略圖謀。它所謂的“再平衡”,就是怕失去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機會。此外,歐洲和俄羅斯也在高度關註亞太,並積極參與亞太的活動。

  陳文玲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總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