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1:53:28aggartpra

 專傢:海平面上升30厘米 廣州將被淹千平方公裡

  南都訊 記者劉軍 “如果海平面上升30厘米,廣州就要被淹沒1000平方公裡,珠三角地區要被淹沒5000平方公裡。”近日,國傢發改委專傢薑克雋受聯合國基金會委托,在廣州解讀IPCC的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薑克雋對中國未來減排充滿信心,而廣州有不少減排的探索走在全國前列。

  近40年全球氣候變化絕對不正常

  今年4月13日,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在德國正式發佈,薑克雋此次來廣州解讀報告,是受聯合國基金會的邀請。他首先提到國內關於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爭議現象。“從1997年京都議定書簽訂到現在。一直有人懷疑氣候變化是否真的存在,有的說是西方國傢的陰謀論。這個就不要再去爭論瞭,已經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最近40年,全球的氣候變化是絕對不正常的。”

  薑克雋說,即便是經過全球努力,到2050年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地球上有多少物種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適應,還是一個問題。因此,隻有立刻行動,積極應對,越到後面可以選擇的空間越小。

  多部門多領域協同減排是廣州成功關鍵

  薑克雋用詳盡的數據強調瞭二氧化碳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二氧化碳排放過多的原因是什麼呢?他又拿出一組數據:1750年到2010年累積CO 2排放量中大約一半來自於近40年。而這一數據和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等)消耗的增量高度吻合。薑克雋說,目前各個國傢比較一致的共識是,到2050年將上升的溫度控制在2℃以內,這意味著從明年開始,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在8000億噸以內,而目前每產生一度電就會產生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減排任務非常艱巨。

  中國在減排上經歷瞭觀念上的轉變。薑克雋說,以前中國以為減排會影響經濟的發展,後來發現,減排對經濟還有好處。而且減排和空氣污染治理的行動非常一致。所以國內雖然還有質疑、有陰謀論的說法,但中國在減排方面已非常積極。

  具體到廣州而言,廣州市政府主導削減燃煤、增加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行動。企業也看準低碳減排趨勢,探索低碳環保技術的發展,如廣州冷藏行業率先探索利用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和液氨技術獲廣東省冷藏行業協會極力推廣;民間N G O組織倡導低碳出行非常活躍。

  薑克雋表示,他留意到廣州市在減排方面的努力,並認為從官方到民間的一系列行動將為減排帶來積極影響,而且多部門多領域協同減排是成功的關鍵。

  知多D

  薑克雋IPCC

  薑克雋有著多個身份,他既是國傢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員,同時又是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成立,主要為國際社會氣候變化問題提供科學咨詢)的專傢。

  特別關註

  海平面升30厘米,南沙區就沒瞭

  南都記者在與廣東省氣象部門專傢及中科院生態學、植物學專傢交流時,都有學者對近年來的氣候變化及氣候變化的危害持懷疑態度。有氣象專傢表示,人類占有氣象資料的時間很短,在人類存在於地球的萬年時間尺度來說,短時間的氣溫波動很難判斷到底是正常還是不正常。這一觀點是質疑氣候變化的典型代表。

  針對各種質疑,薑克雋展示瞭一系列研究數據進行回應。他以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氣溫為參照,通過統計1850年到2012年的氣溫年均值和10年均值數據,兩組數據趨勢基本吻合:1850年到1930年處於穩定波動狀態。從1940年開始到1980年處於穩定狀態,從1980年開始到2012年,氣溫一直上升,偏離均值達到+0.6℃。“這絕對是不正常的。”統計1920年到2012年北半球春季積雪面積發現,從1975年開始,積雪面積持續波動走低的趨勢非常明顯。北極夏季的海冰范圍的趨勢則更加明顯,1900年到1950年是一條平直的橫線,從1950年到2012年則變成一條向下的斜線,從1200萬平方公裡下降到550萬平方公裡,且趨勢還在持續。與之完全呈現負相關的是“全球上層海洋平均熱量變化”的數據表,1950年到2012年恰好是一條向上的斜線。

  這些數值體現在“全球海平面的變化”上,就是從1900年開始,到2012年112年間,海平面上升瞭190毫米左右。“根據測算,海平面上升30厘米,廣州將有1000平方公裡被淹沒,珠三角地區會有5000平方公裡被淹沒。”薑克雋的這一數據引起瞭在場廣州聽眾的註意,這意味著廣州整個南沙區以及部分番禺區會被淹沒。

(原標題:發改委專傢:海平面上升30厘米 廣州將被淹千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