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1:49:01aggartpra

學者稱中國周邊外交三管齊下 冷落“問題”國傢

  最近,中國“發力”周邊外交,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等國傢領導人有計劃、有步驟地先後出訪周邊多國,取得瞭一系列豐碩成果和戰略共識,其出訪安排之密集、日程銜接之緊湊著實令人贊嘆,總體上可以說是熱點不斷、亮點迭出、精彩紛呈,得到瞭海內外的廣泛關註和高度評價。

  一步先手好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致力於塑造積極有為、負責任的大國外交,無論是積極踐行新型大國關系,還是著力夯實周邊外交基礎等,都是中國因應當今國際時局深刻復雜變化、著眼於未來戰略目標利益而做出的鄭重回應,是在新形勢下統籌處理大國關系和周邊關系的必然抉擇。特別是近期中國加強在周邊地區佈局謀劃,妥為應對美國所力推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一系列經濟、外交、戰略大手筆令人印象深刻,彰顯瞭中國的大國自信和道路自信,堪稱在中亞、東南亞等地區的地緣政治博弈中下瞭一步先手棋。其不僅強化瞭中國在本地區的政治影響力和地緣輻射力,同時也在爭奪未來國傢發展空間的戰略部署中打瞭一場主動仗,成為瞭當前中國外交新氣象和新舉措的集中體現。

  兩個戰略方向。一段時期以來,中國謀劃周邊戰略佈局不時面臨方向之爭,並由此形成瞭“東風破”、“北大荒”、“走西口”、“下南洋”等戰略認知,在一定層面上影響和左右著中國周邊外交的實踐作為。而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亮相後的一系列出訪安排和外交佈局,無疑從某個側面、某種程度上表明瞭中國周邊戰略佈局的優先方向。尤其是習近平主席近期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的有關高峰會議場合分別提出瞭構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理念,旋即引發國際輿論的熱議和深入解讀。上述兩條“絲綢之路”陸海並進、相互倚重、互為補充,充分展現瞭中國積極實施“西進”和“南下”雙向戰略佈局以及著力貫徹陸海統籌、海陸聯動的政策方略。尤其引人浮想的是,中國溯古通今,借助“絲綢之路”這一歷史上曾切實惠及本地區國傢和人民、如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古代貿易通道作為戰略抓手,通過凸顯“絲綢”自身的特質和其歷史文化屬性,彰顯中華民族的戰略文化傳承,隱喻中國將致力於以柔性的力量、以平和的身段、以互利共贏的方式來實現自身的戰略利益訴求。顯而易見,這是中國在國傢交往中施展“巧實力”和擴充“軟實力”的又一具體體現。

  三路優先國傢。某種程度上而言,鄰國交往有如鄰際交往,既存在地利之便和地緣相親,同時也難免出現磕磕絆絆,關鍵是彼此間攜手努力、共同尋求矛盾化解之道。今年3月以來,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相繼出訪的周邊國傢有十二個之多,這其中既有俄羅斯、巴基斯坦等與中國保持戰略夥伴關系的傳統友邦,也有與中國存在領土爭議的印度、越南等陸海鄰邦,同時還有在本地區和國際社會日益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等區域大國。此舉充分體現瞭中國外交面對現實、正視矛盾、靈活應對的辦外交理念。特別是中國三管齊下:一方面繼續鞏固和深化與友邦的戰略夥伴關系,共同協商應對地區和全球挑戰;另一方面逐步拉近和協調與有關領土爭議國的戰略互惠關系,通過務實合作增進彼此間的政治互信,進而妥善化解雙邊爭議;其三適當冷落和孤立周邊的“問題”國傢,警醒其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畢竟,解鈴還須系鈴人,中國睦鄰友好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關鍵是某些鄰國首先要擯棄其錯誤的歷史認識,改變對抗的非理性戰略。

  四大合作板塊。以國傢利益為導向,中國在周邊戰略佈局上更加清晰地闡釋瞭“外交鋪路、經貿先行、安全合作、增信釋疑”的周邊外交新理念,可謂是好戲連臺、好評如潮。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除提出構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大經貿合作格局之外,還在有關重要多邊場合和地區峰會上提出建立中國-南亞國傢經濟走廊、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打造上合組織利益共同體、構建亞太互聯互通格局四項重大戰略合作架構,內容涉及經貿、金融、安全、科技、人文交流等全方位領域,范圍涵蓋中亞、南亞、東南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區域和次區域合作。尤其是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金融領域合作、海上共同開發、安全機制構建等諸多焦點與難點問題上,中國積極推動並孕育出不少新理念、新思路和新突破,進一步夯實並鞏固瞭中國的周邊戰略基礎。

  善謀者勝、遠謀者興,中國周邊外交戰略的新棋局正徐徐鋪開,新一代領導集體運籌帷幄、縱橫捭闔,世界將拭目以待。(作者是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